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

  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
  
  一、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
  
  合同违约损失由主张自己受到财产损失的主体提交发票、合同等相关材料来举证。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合同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3、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此外,在附条件合同中,因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而取得权利的当事人,当其主张因条件成就与否而产生的权利时,应当就该条件成就或不成就而获得权利的事实,承担证明负担。在附期限的合同中,主张该合同权利的当事人,应当就该所附生效期限,或终止期限存在并届至,或届满的事实,承担证明。
  
  二、合同违约的证据由谁提供
  
  诉讼就是双方当事人证据的较量。一方提起诉讼,其必须对其主张的事实举出证据进行证明。
  
  对于违约诉讼而言,原告方必须对下列事实作出证明:
  
  1、原被告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2、被告行为违约;
  
  3、被告的违约行为给原告方造成损失;
  
  4、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违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4项只是限于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案件中。
  
  为此,原告必须举出下列证据:
  
  1、双方订立的合同;
  
  2、己方履行义务时,对方签发的收据、发票或其他书面证据;
  
  3、对方商品的验收记录或鉴定结论;
  
  4、能证明被告方违约的所有证据;
  
  5、己方遭受损失的证明,如额外支出的费用;
  
  6、其他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提供。
  
  对于向法院起诉对方签署合同后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的民事纠纷案件,通常都是由案件的原告,承担举证实际损失的责任。之前签署的合同、双方经济往来的账户以及了解损失的人证等,都是在举证时可以提供的证据。只要能证明损失确实存在,违约一方就需要承担弥补损失的责任。
  
  
总结: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一、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合同违约损失由主张自己受到财产损失的主体提交发票、合同等相关材料来举证。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有限公司法人的优缺点?
      有限公司法人的优缺点有哪些有限公司法人的优缺点1、如果你对你投资的公司够信心,认为一定有发展前景,那么你做法人是对的.将来你们公司壮大直至上市你的优势就很明显.反之,如果不明朗,那么也......


·非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的税率是多少?
      非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的税率是多少?我国法律中把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两种,即自然人和法人。非自然人即除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会涉及到税收的缴纳,对于自然人与法人来说,这两......


·破产清算债权申报的范围是怎样的
      破产清算债权申报的范围是怎样的市场经济总是残酷的,有很多公司因为资金的原因而破产。我们知道,破产就会成立一个清算小组来进行破产清算。破产之后,破产公司的债权是要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的......


·有限公司设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有限公司设立的程序是怎样的一、订立公司章程二、股东缴纳出资(1)对于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公司法规定,除该股东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需要提前通知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我们平时签署的多是固定期限合同,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决定不续签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需根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提前通知。我们在下文中将对“劳......


·优胜劣汰在用工关系当中也是通用的
      优胜劣汰在用工关系当中也是通用的,其实我国在90年代初期劳动力市场已经初具模型,后期逐步在调解机制和法律制度上的规范,使得现在劳资双方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合同违约损失如何举证?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