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一、团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一、团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1.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员工主动辞职: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合同期满,员工不续订: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续订劳动合同。4.协商一致: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单位协商一致。注意:《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但下列两种情形除外(即仅有下列两种情况可以给劳动者设定违约金):单位出资培训:单位出资培训并与接受培训的员工约定服务期后,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竞业禁止: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无需对方当事人同意而单方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无条件地辞职,只要提前书面通知即可,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具备法定的解除事由。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面临赔偿。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解除事由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过失性解除,也就是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且因员工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赔偿。2.非过失性解除,即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3.经济性裁员,即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四类情形。过失性解除当使用过失性解除时,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通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法律严格规定了适用的条件。(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综上所述,劳动关系的解除可以是单方面提出的,也可以是双方共同同意的,如果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则需要其提前通知单位,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工作交接,这样才在一个月后可以正常解除劳动关系。只要遵守正常的离职流程,单位如果要是不允许离职就可以要求仲裁单位申请仲裁。
  
  
  
总结:一、团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1.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员工主动辞职:劳动者提前30天以...#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根据法律规定商标抢注如何判定?
      根据法律规定商标抢注如何判定?一、根据法律规定商标抢注如何判定?构成“恶意抢注”的要件有以下几点:(一)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


·游戏侵权1000万判几年
      游戏侵权1000万判几年一、游戏侵权1000万判几年?游戏侵权1000万的判刑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


·网络诈骗分为几种,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网络诈骗分为几种,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这点从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就可以看出来。对于网络用户来说,熟知网络诈诈骗的......


·一、工伤没有结案可以去别的公司上班吗?
      一、工伤没有结案可以去别的公司上班吗?不可以;1、因为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就到别家公司上班是必须要经过劳动关系所在公司同意的。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信用证打包贷款的法律风险
      打包贷款协议是银行就贷款事宜与出口商订立的确立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借款金额。通常以信用证金额折成人民币计算,一般按照总金额的80%以下发放。2借款用途。明确......


·同居关系与重婚罪是怎样界定的同居关系指男女双方未
      同居关系与重婚罪是怎样界定的同居关系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这种同居行为,不受法律的保护。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一、团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