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患精神病能否认定为工伤

  患精神病能否认定为工伤
  
  如果精神病疾患是因为外力重击由脑部受损或病变引起,且符合工伤认定其他要素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中受惊吓引起精神分裂症,现代医学已经查明其发病风险是父母所提供的基因起至关主要作用,受惊吓只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因此,工作中受到精神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要求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赔偿。
  
  二、工伤认定应符合什么条件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认定工伤的相关规定(符合这些规定的,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因工造成职工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和职业病或因其它原因造成伤亡的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总之,满足以上条件后,劳动者或其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有义务向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提供证据。证据不足的不予受理。
  
  综上,要是劳动者本身是属于精神病患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伤,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那自然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之后单位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如果是劳动者工作期间受到精神方面的伤害,导致得了精神疾病的话,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认定为工伤。
  
  
总结:患精神病能否认定为工伤如果精神病疾患是因为外力重击由脑部受损或病变引起,且符合工伤认定其他要素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中受惊吓引起精神分裂...#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房屋担保抵押到期后多久失效
      房屋担保抵押到期后多久失效?房屋担保抵押到期后失效的时间以合同约定的时间为准,合同没有约定的,超过六个月,抵押担保合同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六百九十二条......


·肇事逃逸顶替司机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顶替司机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找人顶替交通肇事人及顶替人应当依法分别处罚。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责任归结的逃避,此时,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对公共秩序的威胁,同时造成......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三)
      工程名称:_________  工程编号:_________  发包方:_________  承包方: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


·工伤认定过期如何起诉?
      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企业应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之后,可以凭借工伤认定的确认书申请工伤赔偿。不过工伤认定是有时限要求的,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或员工自......


·债务人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债务人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给付义务,这种保留给付的权利就是同时履......


·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哪些
      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设计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人、专利申请人与专利权人具有相对独立的身份,发明人或设计人是确立专利申请人或专......


患精神病能否认定为工伤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