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劳动者想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约?

  劳动者想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约?
  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对试用期的规定有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试用期受到法律的保护。《劳动法》第25条关于用人单位或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之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是指劳动者实际上不符合用人单位招工要求的条件和标准。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1995]264号文件对此由专门的规定。其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问题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出于对劳动者保护制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有关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约定应符合上述规定。用人单位招工要求的条件和标准要进行明示,不能没有理由任意解除。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必须是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而不是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解除的。往往很多用人单位只是简单的认为试用期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往往也直接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对于录用条件用人单位最好能够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对员工的管理和避免劳动争议难以举证的问题。同时录用条件和招聘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不可把两者的概念混淆。
  二、试用期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对二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是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如果是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虽然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但必须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以解除。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完善试用期制度,对新进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来确定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从而决定是否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答案是否定的。实践中,劳动者在成为单位的正式员工前,一般会经过一段试用期。不过,实践中有些单位在忙季招用劳动者,而在忙季一过,就会劳动者没有通过试用期的考核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辞退试用期职工。事实上,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综上所述,劳动者想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被法律所允许的,因为试用期存在的意义不仅仅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更多方面是出于对员工的保护需要,如果试用期没结束但员工觉得单位的待遇等不尽人意或者单位存在侵权行为就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总结:劳动者想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约?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对试用期的规定有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试用期受到法律的保护。《劳动法》第25条关于用人单...#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分居两年怎么离婚
      可以双方协议离婚,也可以到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夫妻是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两年的情况,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以夫妻感情不合且分居满两年为诉讼请求到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


·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
      什么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第一、生产。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新的财产进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第二、先占。这是指民事主体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


·拐卖儿童死刑犯可以缓刑吗?
      拐卖儿童死刑犯可以缓刑吗?对于死刑什么情况下可以判处缓期二年执行,法律没有规定,从司法实践来看,一般应具备以下情节:(1)民愤不是极大的;(2)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3)共同犯罪......


·行政机关超期申请强制执行的救济办法有吗?
      行政机关超期申请强制执行的救济办法有吗?超过了申请的时效一般法院是不会再进行受理的,从而当事人也失去了胜诉的权利,如果要起诉都需要有合法的理由才可以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


·如何确定婚内夫妻抚养费?
      如何确定婚内夫妻抚养费?1、夫妻双方婚内分居生活的,子女可请求未履行抚养义务一方支付抚养费;离婚纠纷中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亦可要求另一方补付婚内抚养费。婚姻法第21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


劳动者想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约?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