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2023年怎样才能判缓刑

  我国有一个缓刑制度,缓刑就是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处罚缓期执行,一般缓期的期限为五年时间,这五年时间,行为人应该随叫随到,只要相关机构传唤,就应该马上到该机构报道等,不可以不经过允许就私自的离开户籍所在地或者是居所地。那么关于怎样才能判缓刑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怎样才能判缓刑:
  
  争取缓刑,就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符合缓刑的条件。
  
  《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有前科的人可以判缓刑吗
  
  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判缓刑,但是如果前科已经构成累犯,不得适用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怎样才能判缓刑的内容我们整理在上面,关于缓刑,行为人必须具备四个缓刑的条件,并且还要根据现实的态度等等考虑是否可以判缓刑,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还有孕妇的规定是,应当判缓刑,除此之外的行为人为可以判缓刑,二者程度不同。
  
  
总结:我国有一个缓刑制度,缓刑就是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处罚缓期执行,一般缓期的期限为五年时间,这五年时间,行为人应该随叫随到,只要相关机构传唤,就应该...#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一、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是怎么样的?
      一、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是怎么样的?出卖人(下称甲方):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买受人(下称乙方):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甲乙双方于年月日......


·一、购房首套房证明怎么开?
      一、购房首套房证明怎么开?首先要知道开具手套房产证明的单位在哪,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首套房证明一般是需要进行档案查询的,所以必须到所在城市的房管局进行开具。1、预约。开具......


·检察院批捕需要家人签字吗
      一、检察院批捕需要家人签字吗不需要,批捕是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批捕是要通知公安机关而不会通知家属的。若涉及刑事案件被检察院批捕,尽快委托律师会见......


·逃逸写入事故责任书吗
      需要根据案情来看,如确有逃逸事实且因逃逸造成对方损伤则要写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由交警出具的,是不是写出来交警会根据当时的现场情况以及两位当事人的在场情况来判定,如果依据现有证据......


·个人私闯民宅可不可以?
      个人私闯民宅可不可以?当然不可以,对于私闯民宅的行为,一般是认定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自然定罪标准也就是关于此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


·非法集资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吗
      非法集资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吗?非法集资债务一般不属夫妻共同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情形下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


2023年怎样才能判缓刑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