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哪些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哪些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的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和社会共同的生活准则并因此而造成重大损失,这是让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犯罪会怎么处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2、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3、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4、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5、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三、如何认定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1、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2、《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也是一种罪行,需要当事人对此付出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是情节轻微的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生命值得被去尊重和敬畏,任何矛盾和纠纷最好不要拿生命去开玩笑。法制社会在逐步完善,我们有任何问题应该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向政府寻求帮助。
  
  
  
总结:哪些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的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和社会共同的生活准则并因此而造成重大损失,这是让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中国刑法规定:...#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治安纠纷调解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治安纠纷调解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故而在实践中,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纠纷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调解时较为常见的解决争端的办法之......


·刑事拘留后的结果是什么
      刑事拘留后的结果是什么一、刑事拘留后的结果是什么对于被刑事拘留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签发《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


·农村自建房无土地证拆迁时是否有补偿
      一、农村自建房无土地证拆迁时是否有补偿?1、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而没有取得宅基地证。如果被拆迁人长期在此居住,是可以得到合理补偿的。宅基地是因村民建房自住而占有利用集体所有权的土地。......


·企业改制后退休有没有经济补偿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不晓得难题,改制后原退休职工补偿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企业改制后退休有没有经济补偿金呢?我们在......


·强迫交易主犯能判缓吗
      视情况而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


·相信建设工程承包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意思也就是说把工
      相信建设工程承包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意思也就是说把工程项目承包给合适的工程队伍。虽然很多人都对它有所了解,但却知之不详。下面我们简单的为您介绍一下建设工程承包方式有什么,以......


哪些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