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
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
一、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
根据刑法第422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隐瞒、谎报军情犯罪而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指造成我军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和军用物资严重损失,直至战斗、战役失利等。
二、隐瞒、谎报军情罪情节认定
(一)区分隐瞒、谎报军情罪与拒传、假传军令罪的界限
本罪和拒传、假传军令罪侵犯的客体相同,主观上也均由故意构成,而且并列规定在同一条款内,因此要特别注意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隐瞒、谎报军情罪的主体一般是担负侦察、通信、译电等任务的军职人员,但也包括其他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拒传、假传军令罪的主体要件只能是负有传达命令任务或发布命令职权的参战军职人员。
2、客观方面不同。隐瞒军情罪表现为故意将真实的军事情况掩盖起来,不报告给上级,从而造成危害的。谎报军情罪主要表现为编造虚假军事情报,从而使上级领导机关难以准确判断敌情,给作战利益带来损害;假传军令罪主要表现为发布或传达虚拟的或不真实的命令,给作战利益造成危害的。
(二)区分谎报军情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界限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战时制造谣言,致使军心不稳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体不同。谎报军情罪的行为人,一般是负有传递、报告各种军职情况等特定职责的人。而战时造谣惑众罪则是任何参战人员均可构成。
2、客观要件不同。谎报军情罪是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谎报军情行为,战时造谣惑众罪则表现为在战时造谣惑众,致使军心动摇的行为,主要指散布在装备、士气、战绩、伤亡情况等方面吹嘘敌人、贬损我军的各种谣言。
(三)区分隐瞒军情罪与遗失武器装备罪的界限
隐瞒军情罪与遗失武器装备罪都有隐情不报的行为特征,而且遗失武器装备本身也属于军情,特别是遗失了重要武器装备,如将遗失武器装备的情况隐瞒,将可能造成隐瞒军情罪与遗失武器装备罪在定罪上发生混淆。这两种犯罪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隐瞒军情罪以隐瞒军情为主要特征,而遗失武器装备罪以遗失武器装备为主要特征,不及时报告仅是遗失武器装备是否构成犯罪的限制性条件,不能单独成为遗失武器装备罪在客观方面的主要特征。
2、隐瞒军情的行为人并不一定就是军情本身的当事人,而在遗失武器装备罪中,不及时报告的行为人就是遗失武器装备的行为人。
3、隐瞒军情罪是故意犯罪,而遗失武器装备罪是过失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遗失武器装备后不及时报告的,一般不能以隐瞒军情罪论处,除非已对作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果继续以遗失武器装备罪论处,将造成明显的罚不当罪,才可考虑对其不及时报告的行为以隐瞒军情罪追究刑事责任。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通常是各级指挥人员和情报 工作人员,但在特殊情况下,其他军人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而通常隐瞒、谎报军情必须是对作战造成危害,才构成犯罪。如果没有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可按军纪处理。
总结: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一、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根据刑法第422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
More>>
·法律规定17岁做学徒算童工吗
童工的雇佣是不合理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是17岁做学徒算童工吗,显然是符合法律用工要求的,法律规定低于十六岁的事非法雇佣童工。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雇佣童工的行为是绝对的禁止的,任何企......
·打架被拘留十天有案底吗
打架被拘留十天有案底吗?一般不会,除非该治安案件被转为刑事案件。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
·交通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交通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买车代步,加之道路拥堵,部分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原因,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越来越多,了解交通事故的等级划分和处理流......
·一、离婚财产如何分割骗婚?
一、离婚财产如何分割骗婚?有些人为索取财物,假意跟他人结婚,置办彩礼时漫天要价,临近结婚时积极悔婚,或是结婚后不到一段时间,就找各种借口要求离婚等。存在以上种种行为的,若以合法形式掩......
·工伤人员退休后还有什么待遇吗?
工伤人员退休后还有什么待遇吗?退休后就是享受退休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
·最高院不认罪判罚有哪些法律依据?
犯罪作为一种不齿的行为,被社会和大多数人所鄙视。人在犯罪后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罪行,接受法律的制裁。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能够通过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躲过法律的制裁,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隐瞒、谎报军情罪怎么判刑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