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任何诉讼都有一定的诉讼时效,债权债务纠纷同样也有诉讼时效,那么,对于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法律有特殊的规定吗?对于诉讼时效你又知道哪些呢?诉讼时效届满后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下面我们将带来相关的介绍。
   一、我国法律规定了的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短期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
  最长时效:以上三种诉讼时效,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
  但是,假如权利人很长时间才知道(比如50年后才知道,再加上二年诉讼时效,就是52年),这会将时效拉得很长,很不利于法院搜集证据和正确解决纠纷。
  为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最长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适用于一切民事纠纷。
   二、诉讼时效期限届满有什么法律后果?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
  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
  5、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
   三、为什么要规定诉讼时效?
  这一方面是为了催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以避免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时间过长造成搜集证据的困难和影响法院的正确处理。
  以上即为关于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时间的相应的法律规定,关于诉讼时效,经常容易被不知情的忽略,因此错过了时效时间,由此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诉讼时,一定了解与之相关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以免因错过时效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可以咨询焦作律师。
  
  
  
总结: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任何诉讼都有一定的诉讼时效,债权债务纠纷同样也有诉讼时效,那么,对于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侵权责任法上的劳务关系规定是什么?
      侵权责任法上的劳务关系规定是什么?个人之间的劳务,如何理解,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只得从逻辑上进行论证。准确地说用人单位为劳动法律的概念,侵权责任法将劳动关系与个人间劳务关系规定为两种并......


·关于工程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具体是什么
      关于工程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具体是什么合同违约金没有法律规定上限,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30%,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如:双方约定违约金为2万元,但因......


·2023肇事逃逸犯法吗
      肇事逃逸犯法吗?肇事逃逸是一种犯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


·破产法清偿顺序
      根据诉讼法中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的财产要首先将破产的费用以及所欠的费用还清,剩下的欠款按先后顺序来:第一、破产的人欠员工的工资,医护补贴,伤残帮助等这些应该要放到职工......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一、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对于抵押权行使期限,《担保法》、《担保法解释》、《物权法》都曾作出相应的规定。《担保法》第12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


·与第三者同居多久以上算重婚
      与第三者同居多久以上算重婚?同居时间长短和重婚没有直接关系,以夫妻关系居住在一起的就构成重婚。重婚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


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