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的可能性?

  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的可能性? 一、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
  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在任何时候均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的方式予以处理。因为从诉讼地位上看,国家检察机关与被告人有显著的差别,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被告人只有依法赔偿,毫无协商的余地。如果进行调解,会出现人民检察院和犯罪分子讨价的滑稽场面。
   二、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其他几个问题
  如果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受害人已经向公安机关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一经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附带民事诉讼其实已不存在了。因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的,它依附于刑事诉讼。撤销案件后,公安机关可以告之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对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调解,只是此时调解性质不是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而是行政调解。
  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不起诉的案件,司法实践中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方法不一:或是由人民检察院调解,调解不成的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或是直接告之原告提起民事诉讼。如前所述,人民检察院不能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笔者认为,由人民检察院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也不妥,因为被告人确有犯罪行为,原告也已经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又没有撤诉,诉讼不应终结;即使原告撤诉,因人民检察院无权决定准予撤诉,诉讼仍不能终结。这种情况下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不合法理。这也是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有待于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
  原告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人民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因为无罪并不等于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在宣告无罪判决中一并判处被告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果先宣告无罪判决,还应由同一审判组织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审理,作出调解或者判决。
   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的可能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一旦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就不能够进行和解了。因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方是国家检察机关,是不能够和犯罪嫌疑人进行和解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国家检察机关进行了撤诉处理,那么相应的附带民事诉讼也就不存在了,需要原告自行诉讼。
  
  
  
总结: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的可能性?一、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在任何时候均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的方式予...#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PE/VC的“股权回购”
      《公司法》第七十五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


·被告缺席的开庭程序是什么 一、被告缺席的开庭程序是什么?
      被告缺席的开庭程序是什么一、被告缺席的开庭程序是什么?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是多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是多少根据《最高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指导意见》从以下方面来看该犯罪的量刑。构成该罪的,首先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学籍档案有什么用?
      从念书时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学籍档案。学籍档案对一个人的就业、考研、出国等事项都很重要,但是却有许多人对学籍档案不够重视,不清楚学籍档案的作用,毕业后不关心学籍档案的去向,或者对学......


·走私50万以上该怎样判刑
      走私50万以上的属于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巨大”(3—10年);而走私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


·公司法人代表承担什么责任,内容是什么?
      一、公司法人代表承担什么责任,内容是什么?公司法人代表承担的责任其内容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过错,造成公司利益受损,应向本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由于法定代表人属于并且通常又具有股......


附带民事诉讼有否和解的可能性?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