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纠纷就是民事纠纷了,或许您就已经经历过。那么您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我们要为您带来的是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也就是当我们发生了民事纠纷的时候可以怎么做,您可以权衡各种方式的效果和成本做出自己的选择,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物第三方参与劝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诉讼阶段:和解——撤回起诉、中止诉讼——法庭制作调解书。
仲裁阶段:和解——裁决书或调解书。
和解后,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按照和解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不能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三、仲裁
1、仲裁的概念: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纠纷的方式。
2、仲裁的基本特点: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独立性;
(4)保密性;
(5)快捷性;
(6)仲裁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
3、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不能上诉,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没有仲裁协议,不能启动仲裁程序。限于民商事仲裁,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四、诉讼
1、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活动,已经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权性;(2)程序性;(3)强制性。
3、程序:法院审理、裁判、执行
4、参与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五、除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外,由于建设工程活动及其纠纷的专业性、复杂性,我国在技术工程法律实践中孩子探索其他解决纠纷的新方式,如争议评审机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的所有内容。总而言之,我国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合的解决争端的方式,并不一定就要上法庭。总而言之,采取合法的途径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保障我们的权益。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总结: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有哪些?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纠纷就是民事纠纷了,或许您就已经经历过。那么您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我们要为您带来的是民事诉讼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
More>>
·著作权法的内容
二OO一年十月二十七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后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共有六章六十条。第一章:总则。阐述了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宗旨,指出《......
·在我国规定土地使用权由谁继承?
在我国规定土地使用权由谁继承?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对于公民来说是代表着资产的收入来源的,比如说农村承包的农业用地,或者是在城市的城镇土地使用的这些问题民众都非常关心的,就是对于土地使用......
·盗窃罪情节轻微会有哪些具体的处罚?
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属于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情形。个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的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受伤,在工作中受伤更是必不可免,但是在发生类似情况的时候很多人对于工伤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工伤鉴定到底在哪里可以进行。那么浏阳哪里可做工伤......
·公司法人可以代表公司吗?
公司法人可以代表公司吗?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
·劳动合同法辞职时间的规定
劳动者因故需要与原单位解除劳动雇佣关系时,需提前向用人单位进行书面申请,对于提前多久递交申请,劳动合同法辞职时间也有明确规定,而且辞职者也有义务与接替者做好工作交接。如果单位迟迟不......
民事诉讼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