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释义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释义有哪些亮点?
  
  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台《民法典》之前,我们有《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律,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发挥了良好的规范作用。《民法典》的出台,是将以上民事单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逻辑性、体系性更强,必将更有效发挥其权利保障效用。为了使您更好地了解该法律,我们为您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释义的亮点内容,欢迎阅读。
  
  解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八大亮点
  
    (一)见义勇为免责
  
    1.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解读
  
    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二)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1.规定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2.解读
  
    民法典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三)禁止高利放贷
  
    1.规定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解读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保护个人信息
  
    1.规定
  
    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1)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3)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2.解读
  
    民法典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
  
    (五)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1.规定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解读
  
    民法典吸收了现行司法解释的有效做法,规定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或者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否则不予认定。
  
    (六)增加遗嘱形式
  
    1.规定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2.解读
  
    民法典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回应,对打印遗嘱的效力作出界定,明确了打印遗嘱必须具备的形式。打印遗嘱有法律效力吗?现实中,打印遗嘱十分常见,但却常常引发纠纷。对此,填补了立法空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七)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1.规定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2.解读
  
    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作出这一规定,意味着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如果不能明确责任人,那该楼业主都有可能要被追偿责任。这为受害人提供了“兜底”保障,同时为补偿人进一步追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八)离婚冷静期
  
  1.规定
  
  
  规定《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四章中(民法典总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离婚冷静期规定如下: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解读
  
  
    那么离婚冷静期对协议离婚的影响是什么呢?前面提到过,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且无纠纷争议,可以说协议离婚要么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协商结果,要么是一时冲动为了赶紧离而做出的决定。
  
  离婚冷静期会一般有四种影响结果,一是多等30天,二是发生变数,三是需要重新签订离婚协议,四是产生危机:
  
  
    第一种影响结果仅仅需多等待30天的时间,夫妻双方耐心等待期满后领取离婚证,结束婚姻关系;
  
    第二种影响结果是在这30天内的时间内,给了当事人改变主意的时间,有一方或双方不想离了,倘若是双方改变主意,可以算是好事,挽回了一段婚姻,如果是一方改变主意,则会造成麻烦,对坚持离婚的一方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可能协议离婚变起诉离婚;
  
    第三种影响结果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离婚协议内容反悔,提出修改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确定抚养权、划分债务等;
  
    第四种影响结果较为严重,当事人利用这段时间转移财产、伪造债务,甚至打击报复对方等,企图非法占有夫妻共同财产,给对方造成伤害。
  
    如果是后者,大抵会有两种影响结果,一是双方仍然要离;二是双方冷静下来,化解矛盾,和好如初,这正是制定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初衷,虽然闪离和冲动型离婚占协议离婚的比例不高,但是考虑到整体基数庞大,此类型的离婚夫妻数量仍然不少。
  
    通过以上解读和分析,相信您对于离婚冷静期是否使离婚变困难及影响结果已经有所了解,准备协议离婚的当事人也知道了该如何应对离婚冷静期。
  
  
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释义有哪些亮点?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台《民法典》之前,我们有《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More>>

·盗窃罪犯罪既遂有哪些标准
      一、盗窃罪犯罪既遂有哪些标准1、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


·置业者如何看物业管理
      买房时购房者一定要问问,物业公司是否进入了项目,何时进入项目。一般来说,物业公司介入项目越早,买房者受益越大。若在住宅销售阶段物业公司还没有介入,开发商在物业管理方面做出许多......


·房租收条应该怎样写有哪些内容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租房的经历,在房屋租赁时您一般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房屋租赁合同的签订以及房租收条的书写,您对于房屋租赁合同的签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房租收条应该怎样编写就不是特......


·收养外国小孩满足什么条件
      收养外国小孩满足什么条件一、收养外国小孩满足什么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这里所说的无子女,包括未婚者无子女,已婚者尚无......


·打离婚官司有什么技巧
      说起打离婚官司,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其实在夫妻就离婚方面的事情产生争议的时候,往往就会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也就是打离婚官司。想要更多的争取利益,就要知道打离婚官司有什么技巧......


·一、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一、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释义有哪些
杨晗璐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7年
15996265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杨晗璐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599626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