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是当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二、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有多长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对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符合本法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阅读了上述文字后,相信您此时对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已经有所了解吧。进行劳动诉讼的,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进行,此时劳动争议诉讼也受诉讼时效限制的,至于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有多长,你可以从上文中进行具体了解。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在常州市哪个医院可以做工伤鉴定?
在常州市哪个医院可以做工伤鉴定?常州市市民可以到常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申请工伤鉴定。中心作息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30咨询电话......
·定金合同生效时间如何确定
定金合同生效时间如何确定双方签字盖章定金合同即已成立,但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需支付标的物才能使合同生效,即支付定金才能生效。定金合同从实际......
·如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如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劳动法》明确规定,农民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的工资......
·离婚房产如何办理分割?
达到结婚年龄的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后,在夫妻感情破裂之后,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办理离婚。若需要离婚的,在离婚前,需要就房产等财产进行分割、债务进行分......
·婚前财产再婚后子女如何分割?
婚前财产再婚后子女如何分割?一、婚前财产再婚后子女如何分割?这个涉及到继承人的问题,遗产继承人第一顺序就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而这里的子......
·满足什么条件能够收养婴儿
满足什么条件能够收养婴儿一、满足什么条件能够收养婴儿对于那种找不到父母或者父母双亡的婴儿,法律允许满足条件的人来收养他们,这样既能减轻社会......
·当离婚的女人能构成重婚罪吗?
一、当离婚的女人能构成重婚罪吗?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
·一、在婚内如何得到抚养权?
一、在婚内如何得到抚养权?离婚案件中,70%的案件存在父母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诉讼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离婚案件中,白领及......
·刑法中贩毒一般判刑多久
刑法中贩毒一般判刑多久?贩毒的量刑标准是5年到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话是无期徒刑或死刑,具体的规定是: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
·合同单方解除了要通知对方吗
合同单方解除了要通知对方吗单方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