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雇佣关系协议书怎么写?
依照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在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我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从该条立法来看,并未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何种条件,只要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协议,便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
从实践来看,协议解除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可主动向对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
(二)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而达成协议,才可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对方当事人。
(三)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
(四)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合同解除有哪几类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
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1、预告解除
概念: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两种情形: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即《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第一款规定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注意: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这种属于即时解除中可以立即解除且不用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形。
由上述内容可知,解除雇佣关系协议书的写法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有不同的方案,我们为您总结了几类情况,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法律中对此也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和限制条件,您可以依照以上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不批捕取保超时会有什么后果
一、不批捕取保超时会有什么后果不批捕取保超时可能会加重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处罚,检察院不批捕被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就解除取保候审。取保......
·工程发包和招投标的特点是什么?
工程发包和招投标的特点是什么工程发包和招投标对于接触工程这一块的朋友来说并不会陌生,接触到工程这一块的话都常常会和工程发包和招投标打交道,但......
·放弃继承权在什么时候做出
放弃继承权在什么时候做出所谓放弃继承是指继承人作出的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继承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作出接受或放弃继承权的决定。《继承......
·遗弃婴儿的处置是怎样的
婴儿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需要父母的抚养,才能够健康的成长。但生活中,有的父母可能是经济比较困难,有的是因为未婚生子,因此就将才出生没多久......
·没逮捕的可不可以监视居住
一、没逮捕的可不可以监视居住没逮捕是可以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是一种强制措施。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
·多次入室抢劫判几年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法制型国家,严格的法律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刑事案件的方式概率。了解法律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防止侵害他人的正......
·法律规定把人打残疾判多久
把人打残疾判多久把人打残废了,可能是十年以上的刑期,也有可能是无期徒刑,这要看危害手段与致残结果(危害后果)及因果关系来综合裁量。《中华人民共......
·企业法人的责任是怎么样的?
企业法人的责任是怎么样的?企业法人的责任是为公司对外面资产的一些这样承担这样的一种偿还的责任,公司法人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有独立的财产,能够......
·仲裁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省××有限公司地址:××省××市××路××号法定代表人:A职务:总经理被申请人:××市××厂地址:××市××路××号......
·入户抢劫犯罪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户抢劫犯罪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一、入户抢劫犯罪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罪名涉及到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未遂量刑可能从7年开始涉及到10年有期徒刑......
·我国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下么?
我国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下么?目前国家法律层面,没有明确地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仅在苏州市、南宁市出台地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中,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