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杨晗璐律师法律网
21.nj64.com
南京杨晗璐律师电话15996265110

婚前个人房产婚后共同还贷是属于共同财产吗?

婚前个人房产婚后共同还贷是属于共同财产吗?此房属于婚前财产。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该房屋仍为其个人财产,按揭贷款为其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该房屋为个人财产,剩余未归还的债务,为个人债务。对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二、哪些是属于个人财产,哪些是属于共同财产?《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三、婚前财产做了哪些规定?婚前财产是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还是无形的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在离婚分割时另一方无权主张。但在实践中,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该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综合上面所说的,共同的财产只能是在婚后所得到的收入才可以被认定,而对于婚前的房产婚后共同还贷的话也不会成产共同的财产,但对于所双方共同还贷的部份可以由双方共同获得,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双方就要协商好,避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多次酒驾该怎样处罚
      多次酒驾和一般抓到酒驾的处罚是一样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


·劫持航空器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


·能多次约定试用期吗,能否重复约定试用期?
      有的用人单位看到试用期期限快要届满了,就找各种借口想要与劳动者多次约定试用期,换言之,也就是变相的延长劳动者试用期的期限。从我国法律角度来看......


·人防工程包含哪些内容 人防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地下防护建筑,它
      人防工程包含哪些内容人防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地下防护建筑,它一般是修建在地面下,修建人防工事工程是为了保障在战时能够有效的进行人民防空指挥、医......


·国家赔偿的标准是怎样的
      一、国家赔偿的标准是怎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2019年5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


·如果夫妻两人都同意离婚
      如果夫妻两人都同意离婚,已经商量好怎么分割共同财产和处理相关的债务,但是,关于孩子的抚养协议上面产生了争执纠纷,这样的情况下是不能签订离婚协......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哪些近年来,频繁的医疗事故加剧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日渐紧张,除了医疗事故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和......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受到的损害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受到的损害,它可能包含有身体上各式各样的损害,其间比较严重和常见的就是骨折。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后劳动者要......


·一、劳动合同续签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续签注意的事项有哪些?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意向以......


·收养外国孩子的条件有哪些?
      收养外国孩子的条件有哪些?在我国,收养外国孩子的条件其实与收养国内孩子的条件是一样的,只有符合了收养条件之后,才能办理收养手续,建立合法的......


·五险一金自己交的比例是多少?
      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五险一金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想要缴纳五险一金就需要在单位上班才可以,那么,如果没有用人单位的人,自......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杨晗璐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5996265110
15996265110
点击这里给杨晗璐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