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破产保护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公司在申请破产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保护,提出破产保护的债务人要确定破产重组方案,还款的期限以及方式等。有时因为特殊原因我们会面临解除破产保护的情况,解除破产保护之后该怎么办?由的我们来为您详细解答。
一、解除破产保护
破产保护是指不管债务人是否有偿付能力,当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债务人要提出一个破产重组方案,就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减损某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作出安排。这个方案要给予其一定的时间提出,然后经过债权人通过,经过法院确认,债务人可以继续营业。但如果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解除破产保护,最后还是要破产清算。
二、申请破产保护需要的材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申请(被申请)破产的债务人应当具备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具备破产主体资格.国有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时,应当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破产的文件;其他企业应当提供其开办人或者股东会议决定企业破产的文件.
债务人申请破产,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书面破产申请;
2、企业主体资格证明;
3、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
4、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
5、企业亏损情况的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报告;
6、企业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投资情况等;
7、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帐户的详细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帐号、资金等;
8、企业债权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
9、企业债务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权数额、发生时间;
10、企业涉及的担保情况;
11、企业已发生的诉讼情况;
12、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债权发生的事实与证据;
(2)债权性质、数额、有无担保,并附证据;
(3)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据.
三、申请破产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1、要纠正企业破产就是逃避债务的错误观念
2、作好企业破产前的清算工作
3、企业职工安置预案应依法作出
4、依法作好破产清算工作
公司在解除破产保护后还会按照原来的程序进行破产清算,我们要进行解除之前应该考虑周全,本文中为您解释了申请破产保护需要的材料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破产保护的法律规定有很多个人想要通过一篇文章来了解透彻几乎不可能。如果在遇到此情况时我们可以去聘请您所在地方的的律师来为您全权办理以防止由于一些细节上处理不当而导致您的权益受到侵犯。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徐州抚养费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现今社会,离婚率正以正增长的速度不断发展着。同时离婚后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也是高离婚率的背景下产生的又一重大问题。前段时间徐州抚养费标准就做了......
·离婚诉讼中无财产纠纷是什么意思?
离婚诉讼中无财产纠纷是什么意思?夫妻离婚时离婚协议书无财产分割的意思是:夫妻在进行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步骤时由于无共同财产、者无夫妻共同债务、夫......
·工程款不给怎么办?
工程款不给怎么办?一、工程款不给怎么办?首先先到当地的信访局和建设局去投诉,请他们帮忙解决,如果无果,那么收集好对方拖欠你工程款的证据,向......
·长期股权投资的好处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的好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股权是一家公司股东持有股份的大小叫做股权,股权越大,证明你的股份越多,股份是可以拿去投资的。相信很多经......
·入户抢劫如何认定,怎样认定入户抢劫
我们都知道入户抢劫的罪行要比一般的抢劫行为严重,因此《刑法》中对这样的行为是给予了严厉处罚的。不过在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先了解......
·一、交通事故中被损车辆怎么赔偿?
一、交通事故中被损车辆怎么赔偿?由保险公司在限额的范围内进行赔偿,保险人出具的定损单与被损车辆实际维修发票数额不一致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进一步......
·工伤评残十级赔偿标准项目是什么?
工伤评残十级赔偿标准项目是什么?(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二)住......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企业融资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公司的后续发展和经营。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长多久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是较短的半年、2年,也可以是较长的5年、10年,具体期限长短应根据用人单位情况、岗位情况和劳动者情况自主确定。法律依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