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结案还可以申请笔迹鉴定吗?
一审结案还可以申请笔迹鉴定吗?
一审错过笔迹鉴定举证期,二审不可以鉴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0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
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
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
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
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2】二审只是对一审判决内容进行审理,二审内容没有涉及的,
二审不予以审理。
【3】一审错过笔迹鉴定举证期,二审不可以鉴定。
【4】但是在二审结案之日的六个月内,
可以根据笔迹鉴定新证据,向法院提起再审程序。
1、民事案件审理中,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该提供证据及期限。
2、对于一审没有申请笔迹鉴定的,或者申请鉴定又撤销申请,没有充足理由的,在二审审理时候不能再申请鉴定;如果是一审已经申请鉴定,因为一审法院没有法律依据却不予批准的,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鉴定未能做出的,可以再申请鉴定。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对于遗嘱问题,可能会涉及到纠纷,认为遗嘱可能不是被继承人亲笔书写的,或者是继承份额以及继承人的认定等问题产生纠纷,如果是因为遗嘱是否为被继承人书写,可以通过笔迹鉴定来确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集资诈骗罪赃款追缴如何强化?
非法集资诈骗罪是比较严重的诈骗犯罪之一,该罪具有诈骗数额大,涉及面广,受害者多的特点,所以社会危害性也是非常显著的。现在集资诈骗的案件也经常......
·一、夫妻离婚财产和孩子怎么分?
一、夫妻离婚财产和孩子怎么分?夫妻离婚财产与孩子无关,是不需要和孩子进行财产分割的。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夫妻二人,夫妻双方在离婚......
·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
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据了解,去年4月温州部分市民拥有房产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或即将到期,续期面临要花费占到房产交易价1/3到一半左右、数十万......
·璧山县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璧山县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璧山县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征地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被征地单位和个人......
·一、终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一、终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终止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在合同期限届满时,强迫对方续订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签订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
·被判拘役一个月有案底吗
被判拘役一个月有案底吗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中一种主刑,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
·国有土地使用证分户应该怎样办理
国有土地使用证分户应该怎样办理一、国有土地使用证分户应该怎样办理1、由单位申请按政策办理土地分户,即每户要办理划拨土地使用证;2、然后每一......
·起诉离婚一审怎样才能判离婚
对于离婚案件也是有可能到二审甚至再审程序的,当然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自然是希望能够尽快的解除婚姻关系,因此也就在问到的起诉离婚一审怎样才能判离......
·婚姻法有没有事实夫妻关系?
婚姻法有没有事实夫妻关系?婚姻法没有事实夫妻关系,目前我国新的婚姻法不承认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未......
·夫妻扶养费怎么认定?
夫妻扶养费怎么认定?一、夫妻扶养费怎么认定(1)双方的经济能力(财产来源)。给付扶养费一方的负担能力和受扶养人的经济需要。如被告的真实收入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