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协商不一致怎么办?
双方因为财产分割问题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就不适合采取协议的方式离婚,只能采取诉讼的方式离婚。因为,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同时,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特别是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
另外,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男女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条法律规范中,又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该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在财产种类上将某项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比如住房,分配给女方。毕竟从习惯势力上、从传统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障碍上、从妇女的家务负担、生理特点上讲,离婚后一般妇女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也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
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进行分割时,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该生产资料效用的一方;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进行分割时,要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即诉讼离婚。要提交起诉状,写明原告和被告双方基本信息,还有诉讼请求、证据等,之后法院会进行受理,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受理,须符合相应的条件,满足受理条件的就会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保险退出代驾责任险是什么?
保险退出代驾责任险是什么?保险对于降低人们在生活中的风险和财产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代驾市场逐渐扩大的情况,保险退出代驾责任险......
·国家赔偿审理期限是多久?
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即使是国家相关工作人员,因为国家的某些行为造成公民的人身权益损害的情况,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而法律也......
·一、刑满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效是多久?
一、刑满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效是多久?刑满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效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不过通常在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后,如果单位仍......
·一、离婚之后财产和再婚有关系吗?
一、离婚之后财产和再婚有关系吗?没有关系,二婚是结婚离婚或丧偶以后,再一次结婚。二婚再离婚和第一次离婚时一样,个人财产不能分割,共同财产可以分......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怎样的?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怎样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企业所得税的规定:1、新政策将“合伙企业”的范围扩大新政策规定,通知中所称合伙......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
·2023年农保交3000一年能领多少钱?
2023年农保交3000一年能领多少钱?农保是国家针对农村居民推出的一项政策性的养老保险制度,叫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的缴费方式和职工养老保......
·重庆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重庆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重庆在得到不断发展地同时也让老百姓面临着国家要收回特定地区土地的决策,所幸国家为了公平和保护公民的基本土地利益而会......
·一、交通事故伤亡赔偿误工费吗?
一、交通事故伤亡赔偿误工费吗?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
·2023年新的司法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前实施的司法鉴定的规定已经不再具有司法效力,针对此种现象,我国立法机关制定了2018年新的司法鉴定的规定,由此可以知道,只......
·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要求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有:1、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