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杨晗璐律师法律网
21.nj64.com
南京杨晗璐律师电话15996265110

找人打群架自己没加入构成聚众斗殴罪吗

一、找人打群架自己没加入构成聚众斗殴罪吗找人打群架的即使自己未动手仍可构成聚众斗殴罪在实践中,找人打群架的,并非当事人自己都会动手的,也存在没有动手的情况。但是,即使没有动手,仍然可构成聚众斗殴罪的。根据《刑法》规定,犯聚众斗殴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于刑罚。法律并没强调只有实际参与打群架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行动中的,均涉嫌聚众斗殴罪,都会被立案追诉。而一般情况下,找人、叫人打群架的人,都是主谋,不是首要分子,也是积极参加者,因而,即使其没有动手打人,仍然可以构成聚众斗殴罪,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当然了,对于其它到场但没有动手的人来说,一般不都成聚众斗殴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有前科的除外。如果也被公安机关抓捕了的,其亲友最好及时咨询刑事辩护律师,阐明情况,妥善处理。二、犯聚众斗殴罪会如何处罚呢?在聚众斗殴案件中,警方抓人后,一旦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参与者将会被判处以下刑罚:1、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将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多次聚众斗殴的;(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4)持械聚众斗殴的。3、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规定定罪处罚。由此可见,聚众斗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生活中,应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矛盾和纠纷,呼朋唤友打群架,只会害了自己害了朋友。大家不要认为在自己找人去打群架的过程中,只要自己没有参与,也就是没有实际动手,那么就不会构成犯罪了。但其实综合整个案件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参与动手打人,但实际也属于主谋,就算不能认定为首要分子,至少也是个积极参加者,因此结合实际的情况,还是有可能被认定构成聚众斗殴罪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交强险残疾赔偿金是否有免赔的情形?
      一、交强险残疾赔偿金是否有免赔的情形?要看具体的情况;《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虽然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醉酒情形......


·加盟商标被起诉侵权怎么办
      首先,要先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构成侵权了,如果构成侵权,建议及时咨询或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可依法委托律师要求核实真实的货物金额,收集有利的证据材......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解释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解释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风险小、成本低、非法收益高,主要是以侵犯我们的个人信息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近年来发案率急剧上升,活动......


·债务清偿有几种途径 债务纠纷需要注意什么
      事实上,我们在借款的时候只有做到了“好借好还”,别人才有可能会“再借不难”,而且这样做也能有效的避免债务纠纷。那么,在法律上,债务清偿有几种......


·一、离婚财产可以分期付吗?
      一、离婚财产可以分期付吗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以双方约定就可以了,如果是协议离婚,可以由双方就财产的分割进行协商处理。如果是诉讼离婚,......


·隐名股东协议是否为代持协议书?
      隐名股东协议是否为代持协议书?一、隐名股东协议是否为代持协议书?隐名股东协议也是称为代持协议书的;代持股协议,就是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


·在群里诽谤别人是否构成诽谤罪?
      微信群是一个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聊天方式,很多人也喜欢在微信群里聊天,但是有些人聊天是具有目的性的,往往带有人身攻击,有时会诽谤别人,那么在......


·帮人洗钱罪判几年
      洗钱罪顾名思义就是将通过各种不合法的途径得到的钱进行划分并隐藏在一些消费中,让它们表面看起来像是合法得来的一样,主要是通过一些途径来掩盖这些......


·发回重审对法官的影响有哪些
      发回重审对法官的影响有哪些发回重审肯定是原审案件有些问题没有查明,或者遗漏一些问题,这是法律程序,为了防止判决不公正的救济途径,不存在处罚的......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怎么招开股东会?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怎么招开股东会?一、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怎么招开股东会?1、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依照公司法规定负责召集,由董事长主持。董......


·三个月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的吗?
      三个月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的吗?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期内,除用人单位具备法律明确规定的过错性行为外,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日......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杨晗璐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5996265110
15996265110
点击这里给杨晗璐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