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什么?
一、试用期单位解除合同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作出劳动合同解除处理应具备以下要件:
1、用人单位对录用岗位制订了明确的录用条件(如劳动者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思想品德、技术业务水平、户籍关系等);
2、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规定的录用条件;
3、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4、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在劳动者试用期内。
二、试用期解除的时限
如果劳动者被证明真的不符合录用条件,单位应在试用期最后一天劳动者下班以前通知劳动者,过了这个时间,应认为劳动者已经试用合格,转正为正式员工。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负有法定的举证义务,即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单位未能举证,其主张就不能被法院所支持。如果公司无法当面送达终止通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及时告知,比如打电话通知,或将通知送至其家中等。若公司延迟至试用期满后才通知,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公司承担。
三、合同法中未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金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未按规定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的,自通知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主要为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四、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不得凭主观认定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标准,首先要证明单位的录用条件,例如公司在发布的招聘简章、招聘信息中明确录用条件和标准。其次证明对该员工进行考核而不符合录用。若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可能会被认定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会判令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或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非因工负伤或者患病,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和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提前三十日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并且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综上所述,您应该知道怎么在试用期期间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了吧,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劳动者对于其相对应的岗位不具备相关的素质,还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是在试用期期间,哪怕试用期刚过,也不能用上述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逃逸怎么办?
一、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逃逸怎么办?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1、车辆......
·广州买房政策有哪些
一、广州买房政策有哪些(一)严格执行限购限贷政策严格执行我市既有的住房限购政策,即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2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
·浙江网络诈骗审判相关法律条案有哪些
浙江网络诈骗审判相关法律条案有哪些?由于网络的发展迅速化,网络诈骗成了当下许多诈骗集团常用的诈骗方式,历年来,在网络上被诈骗的受害者多不胜......
·隔夜醉驾行为的认定
隔夜醉驾行为的认定隔夜醉驾,一般是指前一天晚上饮酒,第二天处于醉酒状态实施驾驶的行为。关于隔夜醉驾,因隔夜的特殊性在处理上存在争议:有观点认......
·职工有哪种情况不认定工伤
职工有哪种情况不认定工伤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合同本身前后矛盾以哪个条款为准
合同本身前后矛盾以哪个条款为准合同本身前后矛盾的合同条款,其效力如查确定的问题,应按如下层级程序来处理:一是首先看合同的整体意思,根据签订合......
·新婚姻法支持不支持行政复议的情况有哪些?
一对情侣要想成为合法的夫妻,就要去民政局登记结婚,拿到结婚证之后夫妻关系才受法律的保护。但是办理结婚证的过程中,与民政局发生的纠纷,是否可以......
·先予执行申请书
申请人:A,男,××岁,×族,××省××县人,××厂厂长,现住××县××路××号。被申请人:B,男,××岁,×族,××省××市人,失业人员......
·一、离婚财产全部给小孩合法吗?
一、离婚财产全部给小孩合法吗?离婚财产全部给子女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来说,家庭财产是由夫妻两人通过劳动积累的,未成年人尚未参加劳动,无经济收......
·婚姻成立要件包括哪些?
婚姻成立与婚姻生效,其实是两回事。其中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肯定是要先成立了之后,才能具体说是否有效。当然,不管是成立还是生效都是受一些要件限制......
·在网络中破坏他人名誉权是否构成侵权?
在网络中破坏他人名誉权是否构成侵权?在网络中破坏他人名誉权是构成侵权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