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杨晗璐律师法律网
21.nj64.com
南京杨晗璐律师电话15996265110

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成立条件是什么?

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成立条件是什么?如果受让人是善意的,也就是受让人在接受转让过程中并不知道此物是无权处分的遗失物,那么很显然受让人符合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受让人善意不知情的条件。再看《民法典》107条规定中“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有经营资格者购买所得遗失物”的条件,很显然受让人也符合善意取得制度中支付合理价款的条件,加上此条款规定的暗含前提条件:遗失物的处分人没有处分权和遗失物已经转移受让人占有,完全符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因此受让人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我国《民法典》107条的规定应当理解为对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规定而不是例外规定,只要受让人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就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其限制性体现在如果原权利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主张返还原物,并且支付了善意受让人购买该物时所付的费用,则该遗失物的所有权就要回复到原权利人。二、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综上所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拾得遗失物,应该及时上交给公安机关或者失主,不得擅自占用,否则就构成不当得利,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拾得遗失物也可以符合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必须要符合条件,主要就是受让人善意的认为遗失物是无人处分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金融工厂网络借贷是什么?
      金融工厂网络借贷是什么意思市场上很多的一些新兴的金融产业已经逐步的开始影响到我国普通公民的生活方式,比如在金融产业当中的网络借贷,网络借贷......


·最新入职员工合同签几年的问题
      新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如何加强对手机网络诈骗的治理?
      如何加强对手机网络诈骗的治理?如今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与此同时,手机网络诈骗活动日益猖獗,给老百姓的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少人都在使......


·消费者维权的方法有哪些
      消费者维权的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项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利欲熏心的商家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把假冒伪劣的产品卖给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们侵......


·对方住院讹诈我,怎么办
      对方住院讹诈我,怎么办一、对方住院讹诈我,怎么办故意讹人住院时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但是如果这个不能私了的话,而又让赔偿巨额的医疗费用的话,......


·什么时候上五险一金
      一、什么时候上五险一金新人入职之后,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办理五险一金,一般情况下五险一金的缴纳时间是在每个月二十五日,......


·债权转让是否可以撤回?
      债权转让是否可以撤回?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债权转移给第三人的情形,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实际中还会出现原债权人后悔转让债权,要求撤......


·刑诉中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哪些?
      刑诉中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哪些?一、刑诉中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哪些?1、侮辱、诽谤案(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一、以前没有领结婚证,事实婚姻可以认定吗?
      一、以前没有领结婚证,事实婚姻可以认定吗?(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


·根据司法解释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是否合法?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是否合法?1、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杨晗璐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5996265110
15996265110
点击这里给杨晗璐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