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对抚养费时限的给付有什么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
11、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
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12、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
育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如果上述理由发生以后,不抚养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费用,由抚养一方承担,显然不太公平。当然,无论生活费、教育费都应从实际出发,对于涉及数目较大的,必须由双方协商确定,否则将由决定的一方个人承担。现在较为突出的是择校费。如农村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学习。一次性要交五万、十万元,都应由双方协商费用如何承担。
至于减少与免除子女抚育费,主要是针对供养人的给付能力降低和经济收入减少;或子女虽未满18周岁但已有劳动收入,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些情形。由于目前在实践中,按月支付较多,所以抚养费的变更一般都以增加的占绝大多数。从上面内容可知,未实际抚养子女一方是否具有固定收入,会直接影响到子女抚养费的计算标准。
综合上面所说的,对于抚养费的给付是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所支付的这笔费用,而对于这笔费用的给付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至少要支付到孩子有民事能力才能够停止,所以,在商量孩子抚养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协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孩子的利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员要对交通事故产生后果承担责任,包括承担赔偿事故造成的损失。如果责任驾驶员一时半会没有经济能力赔偿事......
·如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如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和私有,国家有时也会将土地以一定形式给个人或企业使用,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土地的合理化、充分化使用,使资......
·加班费计算公式是什么?
加班费计算公式是什么《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
·不能抵押贷款的房是什么房
不能抵押贷款的房是什么房?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
·一、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一、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的法律责任: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支付到什么时候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支付到什么时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
·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有什么规定
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有什么规定在中国土地是非常紧缺的资源,所以国家政府对于土地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土地的管理国家有许多的法律规定,不过对于......
·非法采矿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要是有自然人或者单位需要进行开采的话,那首先要取得相应的采矿资格才行,否则就会构成非法采矿,这样的行为在我国是有可......
·员工哺乳期间被辞退有补偿吗
员工哺乳期间被辞退有补偿吗一、公司缩小规模辞退员工怎么赔偿员工哺乳期间被辞退是有补偿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
·签订空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签订空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不一定导致合同无效,理由如下:格式合同中通常包括一些空白条款,本应由当事人合意补充完整,但实践中经常出现未填写......
·辞职后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辞职后劳动合同怎么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