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签劳动合同但没买社保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你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四十七条规定(即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向单位主张:
1,支付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的经济补偿。
2,补交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保。
3,如果为未签劳动合同,应支付最多12月的双倍工资。(注意有一年的时效)
二。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时,你需要收集和保留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关证据。具体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劳社部发[2005]12号)的文件规定“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你可以据(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不限于此规定)来提供劳动材料。当然证据越多越好。
根据我国劳动法进行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雇佣关系之后,用人单位必须要向劳动者购买一定的社保,是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购买,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购买的话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相关申诉,要求其劳动者进行赔偿。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在什么情况下银行卡会被冻结?
一、在什么情况下银行卡会被冻结?第一:被司法部门冻结第二:长期不动户(一年以内没除了结息,有交易)被银行转为“久悬户”。不过一般只有单位帐......
·私募基金可以做保本吗?
私募基金可以做保本吗?私募基金在法律上不允许在合同及宣传上给客户承诺保本,因此如果有任何人向您承诺私募基金是保本的,可能是为了忽悠你。但是私......
·诉讼时效届满的抗辩意见有哪些?
诉讼时效届满的抗辩意见有哪些?诉讼时效届满的抗辩意见主要应当围绕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效力而定。抗辩事由是被诉请承担民事责任的当事人在承认加害事实......
·工伤伤亡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因公死亡肯定是属于最严重的工伤事故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国有关部门肯定是要根据情况对用人单位各方面的用工安全进行检查的。此外,工伤伤亡赔偿......
·民事诉讼立案后调解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立案后调解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在民事诉讼中,为了更快的解决纠纷,法院在立案之后往往会进行调解。同时,为了规范法院的调解工作,国家颁布......
·一、交通事故几天后赔偿调解?
一、交通事故几天后赔偿调解?一般来说,就肇事一方来说越早调解越好,但是过早提出调解要求,又很难得到受害人的响应;就受害人一方来说,交通事故赔偿......
·发生合同纠纷后有什么要注意的
不管是买房合同也好,还是买车合同也罢,只要是涉及到双方当事人总会有纠纷的发生,因为双方的利益是对立的。很多人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诉讼就......
·一、离婚双方财产价值不清怎么处理?
一、离婚双方财产价值不清怎么处理?离婚双方财产价值不清可以向法院起诉,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
·协议离婚的抚养权一年可以更换几次
没有次数限制。法律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合伙企业解散事由是哪些
合伙企业解散事由是哪些一、合伙企业解散事由是哪些合伙企业法第85条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
·去起诉离婚怎么起诉离婚?
去起诉离婚怎么起诉离婚?离婚一般有两种形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在我国《婚姻法》中称作双方自愿离婚,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