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涉黑辩护技巧主要有哪些
犯罪嫌疑人涉黑辩护技巧主要有哪些?
一、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
我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也作了内容相同的规定,只不过是该规定不仅对律师适用,对非律师的其他辩护人也同样适用。对于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我归纳出以下四类。
1、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法定理由。
2、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辩护的法定理由。
3、罪轻辩护的法定理由。
4、注重抗辩从重处罚的理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累犯。实践中公诉人要求酌定从重处罚的还有:
(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相对于主犯
(2)教唆犯相对于被教唆犯
(3)惯犯相对于偶犯
(4)受过刑事处罚的人重新犯罪(又不构成累犯)相对于初犯
(5)拒不如实坦白供述罪行的
(6)拒不退赃或拒不交代赃款去向的。
二、不要忽视对被告有利的酌定情节。
相对于法定情节而言,酌定情节指的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依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可以酌情考虑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还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虽不常用,但辩护律师仍不可忽视。
三、要敢辩、善辩和明辩。
敢辩与善辩、明辩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敢辩而不善辩,就会造成辩护可听不可取;善辩而不敢辩,人们听来会感觉辩护观点圆滑有余,份量不足;善辩而不明辩,其辩护结果则让人不知所言何意,所指何物。若把敢辩、善辩、明辩结合在一起,则会让人感知你的辩护既有独立见解,又言词得体,更是目标明确。据我所知,当事人对辩护律师最有意见的是不敢辩,最抱怨的是不明辩,最挑剔的则是不善辩。
四、切忌歪辩、乱辩和错辩。
扫黑除恶并不是国家司法部门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标语,特别是近些年来当地的黑社会和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相互勾结,这些人眼中没有任何法律制度可言,所以,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扫黑除恶和反腐倡廉捆绑在一起予以严肃打击的。但所有涉黑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还是受保护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刑事申诉期限是多长,要多长时间
刑事申诉期限是多长,要多长时间常见的刑事申诉是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等提出的。而此时,当事人必须要注意法律规定的申诉期限,即在规定的时......
·职工发生劳动工伤该怎么赔偿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
·土地使用证分几种有何种区别?
土地使用证分几种有何种区别?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主要有三种: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
·签订合同委托授权书要注意什么?
当受托人授予委托人代理权的书面证明就叫做委托授权书,委托书是代理人作为被代理人行使权利的凭据。签订合同委托授权书也有利于工作更快的开展。由于......
·在申请工伤鉴定期间工资怎么算?
在您的日常生活工作期间,难免会生病受伤,虽然您都不希望这个情况的发生,但是当我们遇到此类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在申请工伤鉴定期间工资怎么算?其实......
·对于转租的合同有效吗?
对于转租的合同有效吗?有效的;《民法典》第七百四十一条对转租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
·离婚有两个孩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有两个孩子抚养权归谁一、离婚有两个孩子抚养权归谁对于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可以先协商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协商不定时,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
·代付款改变债权债务关系吗
借款合同在现代生活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在借款的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是自己没有能力偿还借款或者是不太方便偿还借款。这个时候人们就......
·医疗过失认定的赔偿?
医疗过失认定的赔偿?在医疗诊治中的过失就是指医生或者医护人员在治疗或者预防疾病时技术服务等医疗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在具体进行医疗救治的行为时没......
·强拆养殖场合法吗
看情况。司法强拆不违法,暴力强拆违法。司法强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一、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监视居住的情形。监视居住的情形,与取保候审基本相同,但它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