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杨晗璐律师法律网
21.nj64.com
南京杨晗璐律师电话15996265110

监视居住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好多

监视居住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好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二、怎样解除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 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司法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是6个月。但如果三机关分别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采取了一次监视居住的话,那么累加起来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可能达到18个月。一般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之后,要么解除强制措施要么变更强制措施。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分居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
      在生活中,有的人以为分居达到一定期限就可以自动离婚,其实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那么,法律是否规定了分居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


·新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撤回起诉后如何处理?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也是可以起诉的,但是又起诉的权力,当然也就有撤回起诉的权力。我国新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中也对这项内容进......


·陆上货物运输托运合同
      托运单位:___电器厂 联系人:___ 电话:____ 地址:___市___路___号  ┌────┬────┬──┬──────┬────......


·合同不能履行如何主张违约金
      合同不能履行如何主张违约金如果您遇到了合同不能履行如何主张违约金的问题,的我们建议您详细阅读您所签订的合同,看看此部分是如何约定的,按照合同......


·一、结婚过彩礼离婚的时候怎么分割?
      一、结婚过彩礼离婚的时候怎么分割?彩礼,是夫妻一方婚前给与另一方的财物。性质上是赠与,但是又与一般的无偿赠与不同,它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即......


·设计分公司可以签合同不?
      设计分公司可以签合同不?分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责任承担形式如前所述,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是可以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在签订......


·延期性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延期性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抗辩权是合同当事人享有的主要权利之一,在时效上面可以分为永久性抗辩权和延期性抗辩权。像同时履行抗辩权、先诉抗辩......


·他项权证抵押银行什么时候放款?
      他项权证的办理一般是需要到当地的有关的部门发放的,他项权证一般是由债权人的持有的,他项权证办理之后一般是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之内会进行放款,如......


·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我国关于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承担责任的年龄不同。(一)我国关于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一、女方丧偶再婚财产怎么分配?
      一、女方丧偶再婚财产怎么分配?共同的财产才应该要共同的分配,而对于个人财产是结婚前夫或妻一方已经取得的财产,我国最新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


·一审有罪辩护二审无罪辩护可以吗?
      一审有罪辩护二审无罪辩护可以吗?应当根据实际处理,能否变,主要依据事实和情节等。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及事实,一审判决没有原则错误,一般不会变。刑事......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杨晗璐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5996265110
15996265110
点击这里给杨晗璐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