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提出辞职是否有补偿?
劳动者不续约的没有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新劳动合同规定的条件增加的除外。用人单位不续聘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并支付劳动者工作一年一个月的工资;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十四条规定,请求延长无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恢复违法行为,应当支付劳动者的补偿,并支付劳动者1年工作2个月的工资。辞职的流程是: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 ,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 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附表1) :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 ,工作服 ,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
(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 ,出差报销 ),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关于与??? 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同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所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 ,如需取出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7)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二、员工可以随时辞职的情形有哪些?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有些企业既不愿意提供员工的工资待遇,在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之后又通过各种各样的附加条件迫使其没办法正常离职,很多员工一气之下会选择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直接走人。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仍然有补偿,所以员工要根据辞职的原因来推断补偿问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未成年16岁进厂算不算童工?
未成年16岁进厂算不算童工?如果已经满16岁但不满18岁就是未成年工,不是童工。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法律是允许雇佣的。......
·夫妻离婚要注意哪些事项
夫妻离婚要注意哪些事项1、自行协商应是首选。一般来说,以和平的方式来离婚对于双方当事人及孩子(如果有的话),能够极大减少离婚带来的情感伤害。因此......
·劳动合同履行地指的是哪里
劳动合同履行地指的是哪里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
·高空坠物致人损伤法条中法律责任由谁承担?
随着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高空坠物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越来越多,高空坠物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由于小区住户众多,高空坠物的来源如何确......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
·一、交通事故软组织伤会赔偿多少钱?
一、交通事故软组织伤会赔偿多少钱?1、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及伤残等级来赔偿,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
·乙方一次性给付给甲方 万元
乙方一次性给付给甲方万元,此款为先前双方购买小区房产时甲方借给乙方之房款。二、双方位于小区的房产归于乙方名下,甲方自愿放弃对该房屋享有......
·怎样的离婚会遗弃罪
离婚在现代社会比较常见,虽说这不是特别好的现象,但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算是错误,因为离婚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感情已经不再,这时候离婚还可以在找到......
·信用卡诈骗5000元是否构成犯罪
如今使用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多,信用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产生巨额的利息。并且非法使用信用卡还可能会触犯刑......
·判决刑事拘留未批捕前能否取保候审?
一、判决刑事拘留未批捕前能否取保候审?判决刑事拘留未批捕前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如是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
·发生劳动争议能否直接起诉?
我们知道,很多争议纠纷当事人都是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比如房屋买卖纠纷、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纠纷以及遗产继承纠纷等等。不过,对于劳动者来说,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