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中止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一、诈骗犯罪中止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量刑标准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诈骗罪的处罚标准: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犯罪中止指什么?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
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三、犯罪中止的种类有哪些?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诈骗的财产只要达到了三千以上,那么人民法院就能以诈骗罪对其进行定罪量刑,处三年以下的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诈骗的数额巨大或者是在诈骗时还存在其他犯罪行为的,就应当进行从重处罚,犯罪情节严重的,是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脑瘫残疾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脑瘫残疾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脑瘫残疾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脑瘫残疾人犯罪通常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为脑瘫属于无民事行为......
·强制执行抚养费有效期是多久?
夫妻离婚后,如果孩子归女方抚养的话,男方要承担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如果男方拒绝履行义务,经协商无果的话,女方可以向法院提出......
·公职人员故意毁坏财物会被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故意毁坏财物会被开除公职吗一、公职人员故意毁坏财物会被开除公职吗?公职人员故意毁坏财物构成犯罪的一般都会被开除公职的,《行政机关公......
·使用土地使用权能否贷款?
使用土地使用权能否贷款?在向银行借贷的时候,往往都会用贵重物品进行抵押,有些是用房屋进行抵押有些是用车辆等等不动产进行抵押,但是对于持有土地......
·一
一,法律规定上什么算是重婚罪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最新江苏建筑工程审计收费标准是多少
最新江苏建筑工程审计收费标准是多少?工程项目审计是一个技术性强的工作,对项目从施工到完成验收整个过程进行审计,包括各类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
·一、起诉增加抚养费的频率有无限制?
一、起诉增加抚养费的频率有无限制?在时间上有没有间隔限制,根据实际需要与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提起诉讼。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
·征地拆迁企业补偿部分没有营业执照怎么补偿?
企业在成立之初,会领取一份营业执照,这是证明企业合法经营的最重要的凭证。企业在后期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因城市建设带来的拆迁问题,按照一般规定......
·关于法医伤情鉴定时间规定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生了一些人身损害的案件,公安机关首先会对受害人进行一下伤情鉴定。因为对于受害人的伤情鉴定是后续案件处理的必要前提。在这个......
·公司法中对工资有什么规定
公司法中对工资有什么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自然而然雇佣的人是需要支付给员工工资的,那么公司法中对工资有什么明确规定......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异议的,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