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届满得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届满得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
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依据《民法通则》第135条和第138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的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满,发生胜诉权消灭的法律效果。这表明在我国现毛事立法上,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并未丧失程序上的诉权,即起诉权。因此当事人在护住时效期间届满后仍有权起诉,法院发受理,而不能裁定顺起诉。法院受理后,应依职权宴厅昏厥昌否届满。法院经审查认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应以判决驳回碑的诉讼请求。
考虑到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门儿办取得的时效利益属于私人利益。因此就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届满,国家无主动干预必要。
(二)义务人的自愿履行
依《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因此,于诉讼时效完成后,义务人自愿履行其义务的,权利人可受领其履行而不不当得利,义务人于履行后反悔的,不得诉请权利人返还其所得。对于义务人已同意履行,但尚未履行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4月16日发布的(1997)4号批复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90条的精神,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时效利益的抛弃
尽管时效利益不得预告抛弃,但一旦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取得的时效利益属于其私人利益,应遵循私法自治原则,允许其抛弃。时效利益一旦抛弃即视为时效期间未届满,重新开始时效期间的计算。
二、诉讼时效届满还能主张权利吗?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如果直到诉讼时效届满之前,当事人都对别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这种做法无动于衷,即便是最后没办法起诉了或者说对方当事人干脆就不承认了,这样的一种结果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法院不是自己家开的,肯定不能想什么时候起诉就什么时候起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孕妇被拘留能不能保释呢
都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律也会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违法行为来做相应的规定。同样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是会根据犯罪的严重性来执行相应的惩罚,所......
·职务发明的发明人享有哪些权利
职务发明的发明人享有哪些权利?1、职务发明的发明人享有有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享有著作权。发明人和设计人可以通过和单位签订合同的方式约定奖励和......
·违章停车罚多少
违章停车罚多少钱扣分吗?一、违章停车扣分吗根据违章停车的地点处罚措施如下:1、市区内停车,或者没有及时驶离这种违章停车情况只罚款200元不扣分。......
·并购贷款是什么?并购贷款模式有哪些?
并购贷款是什么?并购贷款模式有哪些?一般来说,并购交易由于牵涉到的资金非常巨大,选择哪种融资模式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国际并购交易中比较常用的......
·离婚后财产纠纷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离婚后财产纠纷收费标准是怎样的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受理决定时,同时通知原告预交诉讼费。人民法院确定诉讼费的承担方和双......
·受伤劳动者个人能工伤认定吗
我们发现,虽然很多时候申请进行工伤认定的都是受伤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但现实中有的单位为逃避自己的责任,往往就申请工伤认定一拖再拖,眼看就要......
·犯罪既遂形态类型包括哪些
犯罪既遂形态类型包括哪些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
·劳务派遣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劳务派遣作为当前一种比较新的用工方式,将实际的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分离开,这样做其实是有一定好处的,能够在用工单位需要的时候及时的补上劳动者,......
·债务人还款方式具体包括哪些
债务人还款方式具体包括哪些一、债务人还款方式具体包括哪些1、一次偿还本金和利息。即:贷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民间借贷的本金和利息。2、按月付息......
·按揭房怎么加老婆名字,需要多少费用
?
按揭房怎么加老婆名字,需要多少费用?一、按揭房的概念按揭房,是指上家通过按揭购买、贷款尚未还清的商品房。按揭房的主要特征是房屋产权抵押给了......
·第一监护人死亡怎么办?
第一监护人死亡怎么办?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