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离家出走男方怎么起诉离婚?
1、写民事诉状,第一部分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写诉讼请求;第三部分写事实与理由,把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等情况写明。诉状最好打印,但最末处必须手签名;
2、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3、立案的时候递交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要带上财产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证据需要交2套复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发给对方一份);
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出于不愿离婚等目的,接到法院的传票,就是不到法庭出庭应诉。本人确不愿出庭参加诉讼,但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3条之规定,可以依法缺席判决处理。
本人既不愿出庭应诉,又不向人民法院出具书面的离婚意见,对这类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可按该司法解释的第112条规定的属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因为这类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负有对小孩的抚育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相关案情,故经两次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的,可以依法拘传其到庭参与诉讼。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当事人对离婚判决不服怎么办?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通过上面这篇文章,我们告诉了您女方离家出走男方怎么起诉离婚。女方赌气离家出走,男方想离婚的,也可以单方面发起诉讼。等法院通知开庭后,男方准备好资料正常出席,这个时候女方还没有回来的,或者拒绝参加庭审。男方可以申请法院缺席审判,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也比较多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不用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哪些
结婚彩礼,是男方以结婚为目的为向女方家支付的。但是男女双方结不成婚或者很快离婚的,就可能导致彩礼纠纷。但实践中也不是任何情况下彩礼都要返还。......
·累犯能保释出来吗,办理取保候审吗
累犯能保释出来吗,办理取保候审吗原则上有累犯嫌疑的人如果取保候审很难保证“不致危害社会”,所以对有累犯嫌疑的人不应该适用取保候审。也就是说通......
·申请司法鉴定尸检应该如何进行?
现代社会,我国十分的重视民主与法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法院解决,法院成为人们解决争端的重要场所。在诉讼活动中......
·一,购回迁房协议公证有效吗?
一,购回迁房协议公证有效吗?很多人会纠结回迁房到底可以买吗?其实回迁房是可以购房的,只是在购房之前要审查它的产权问题。首先需要看开发商是不是......
·喝酒后打人法律责任有哪些
喝酒后打人法律责任有哪些1、如果情节不严重,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银行拿到他项权证后多久放款?
买房对许多人来说一件大事,现实中选择贷款买房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为此我们需要办理房屋按揭贷款手续。房屋抵押是其中一项环节,在有关手续办理完毕......
·餐饮店拒收现金怎么投诉
餐饮店拒收现金怎么投诉一、餐饮店拒收现金怎么投诉餐厅拒收现金,消费者可致电“1236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或省内各级人民银行对外公布的“拒......
·婚内出轨离婚没有抚养权吗
离婚大战时,孩子的归属往往成了焦点。双方都想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如果有一方是婚内出轨离婚没有抚养权吗?答案是否定的。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
·紧急避险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抢劫、自然灾害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在突发情况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也有一定的原则,很多人不知道......
·在我国医疗过错赔偿有否限额?
在我国医疗过错赔偿有否限额?一、在我国医疗过错赔偿有否限额?主要看造成的后果。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采用五等级法对患者所诉医疗损害中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