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的诉讼时效怎么确定?
一、借款的诉讼时效怎么确定?
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款合同中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两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如何履行均有规定。《合同法》第206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所以,债务履行期限不明确属于履行期限未届至的情形,债权人虽然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债权超时效债权人如何维权?
债权请求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但是,当债务人偿还部分债务后又停止履行债务,意味着债务人对此笔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该条解释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对于债务人的范围可能会出现争议,该规定中的债务人应当包括债务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在借贷关系中,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时,作为债权人,您要及时向债务人追讨欠款,避免错过了诉讼时效。一旦您发现借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也不要惊慌,要想办法采取措施补救。如果您对于怎么救济的问题还是不太了解,您不妨咨询一下债权债务方面的专家律师,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导致无谓的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
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此时当事人想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话,首先要清楚买卖合同纠纷归哪里管。只有确定了......
·一、头皮撕裂在交通事故中算啥伤?
一、头皮撕裂在交通事故中算啥伤?头皮撕裂属于轻微伤,具体需要做鉴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
·城市私房买卖价格怎么确定
私房是与公房相对的,一般我们购买了房产将其过户到个人名下的,那么这样的房产就属于私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将私房进行出售,但此时确定价格确......
·代书遗嘱范文中有什么内容
若遗嘱人委托他人代自己书写遗嘱的话,这种情况就属于代书遗嘱。通常由有资格的人担任代书人,按照遗嘱人的意愿书写遗嘱内容。对于代书遗嘱范文来讲,......
·贵阳高空坠物的责任是如何进行追究的
贵阳高空坠物的责任是如何进行追究的高空坠物致人伤害甚至死亡,当属公共安全问题,要么是治安案件,要么是刑事案件,作为政府行使管理社会的职能机关......
·车祸事故间接误工损失有哪些?
一、车祸事故间接误工损失有哪些?所谓“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
·违反劳动纪律辞退员工要提前30天么
违反劳动纪律辞退员工要提前30天么一、违反劳动纪律辞退员工要提前30天么?违反劳动纪律辞退员工的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离婚财产不动产登记有几种情况,该如何分割?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离婚财产的分割,指的是夫妻之间共同财产的分割,也就是说个人财产是不进行分割的。对于离婚财产的分割,不动产的分割是大多......
·交通事故异地司法鉴定可以吗?
我国每年发生大量的交通事故,很多严重的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当事人受伤的,在理赔的时候双方会根据伤残鉴定结果确定赔偿金额。那么,交通事故异地司......
·不服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一、不服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不服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向上一级检察院提出申诉等的措施,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