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劳动纠纷了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九条 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看完这些,你应该已经对劳动法的一切规定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我们想提醒您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保证不违反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法律条款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同时也能约束我们的相关行为,所以在离职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只有这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可以将婚前财产协议后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可以将婚前财产协议后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吗?根据《婚姻法》十九条之规定,双方可以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财产约定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
·如何办理林权抵押他项权证?
林地也是重要的土地资源,现在有的山区农村承包林地,用来经营经济林。当然,其扩大经营的时候,可以将林地抵押出去,从银行拿到贷款。那么,如何办理......
·离婚房产归孩子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离婚时,自然要对双方的共同财产进行分配,财产分配可以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实践中有许多夫妻为了保障子女的利益,在离婚时会协商将房产归子女所......
·最新刑事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最新刑事办案流程是怎样的一、最新刑事办案流程是什么样的1、立案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
·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具体是什么
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具体是什么电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备以下几个法定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要件在学理上又......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一、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1、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
·一、劳动合同中的借调是什么意思?
一、劳动合同中的借调是什么意思?借调,是指用人单位之间因工作需要而采取借调工作人员的形式。通常由借调单位和被借调单位之间签订借调合同。合同......
·临时劳动合同违约如何处理?
临时劳动合同违约如何处理?(1)临时劳动合同违约需要按照合同当中的约定支付违约金或者是承担其他的违约责任,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双方违约,是指双方......
·遗失物遗忘物的所有权是怎么规定的?
遗失物遗忘物的所有权是怎么规定的?相信不少人都有遗失或遗忘过物品,这些物品在法律上被称之为遗失物或遗忘物。自己遗失或遗忘的物品如果被他人拾得......
·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有什么内容
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有什么内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
·名誉权纠纷法院管辖地是哪里?
名誉权纠纷法院管辖地是哪里?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