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收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2003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居民身份证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2322号)规定:
1、公安机关对申领、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20元,对丢失补领或损坏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40元。
2、公安机关为居民办理临时身份证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收费标准为每证10元。
3、居民申领、换领及丢失补领、损坏补领防伪居民身份证收费标准仍按照原(计价格[1995]873号)规定执行。
二、办身份证需要注意的
身份证照片的主要功能是识别清楚、规范统一,所以有一整套严格规定,必须遵守,这个前提是不能破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把身份证照片拍得不像个在逃通缉犯呢?今天我们就来教你几招实用的。
先简单说一下衣着和打扮的基本要求:
1、穿深色上衣
2、不宜戴首饰
3、禁止浓妆艳抹
4、耳眉需露出
5、染发不能太夸张
三、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流程
1、申领人本人携带:
①户口簿、
②本人的学生证、毕业证、结婚证、驾驶证(其中之一)或贴有本人近期照片的其它证件或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照相点免费采集数码相片。
2、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窗口填写《人口信息核对表》,核对人口信息。
3、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4、人口信息有误、需要更正:
①非审批项目凭提供的相关材料直接更正。
②审批项目(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凭提供的相关材料申请变更,按规定审批后予以更正;审批期间暂缓办理身份证。
5、人口信息正确无误,受理窗口受理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6、申领人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交纳证件工本费,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和收费收据。
7、30个工作日后本人携带《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件(申请办理加快证件的,10个工作日内由邮政快递按指定地点投递)。
有关身份证收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这个问题我们也已经通过以上的资料解释的很清楚了。不过是因为身份证遗失,要补办的话,补办身份证的收费标准是40元,而且因为身份证差不多都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办理好的,如果当时都要用的话,办理临时身份证也得向派出所交十块钱的工本费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劳动关系形成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一、劳动关系形成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合法主体资格特殊劳动者需要满足一定的资格要求,比如对于在华的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工......
·被辞退工资什么时候发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
·工期索赔内容有哪些
工期索赔内容有哪些?一、工期索赔的内容:索赔工期损失,首先要了解承包人工期索赔的目的,其次是发包人对于工期延长的两个解决办法。(一)承包人......
·一、出误工费模版该如何书写?
一、出误工费模版该如何书写?误工证明某某是本单位职工。其因交通事故受伤,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向本单位请假,未出勤。某某每月工资为元,因......
·保险公司融资的要素有哪些
保险公司融资的要素有哪些现在很多有闲钱的富人都会选择进行去保险公司进行融资,一方面可以使资金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分散风险,投保人还可以选择......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并根据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
·在我国规定什么是国土资源
在我国规定什么是国土资源对于国土资源的认识,好多人仅仅局限在土地资源。我国的土地其实是属于国土资源当中的一种,国家关于国土资源的分类和规定都......
·公司入职后需多久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新员工入职,一般都需要签订入职协议书,但是我们要知道,入职协议书并不等于签订的劳动合同,它与劳动合同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每个公司都有每个......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一、怎样被开除有赔偿损失如果劳动者因严重违法公司的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开除劳动者是不需要承担经济......
·孩子丢失后多长时间可以报案
孩子丢失后多长时间可以报案一、孩子丢失后多长时间可以报案?报案随时都可以,即使失踪几小时也可以报案,不过立案只有失踪超过48小时才立案。立......
·公司不发工资有什么后果
公司不发工资有什么后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