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诉讼离婚多少钱?
一、怎么向法院诉讼离婚?
去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主要有:
一)去法院起诉
法院离婚程序第一步,起诉。起诉需要的材料有:起诉书及起诉书副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居住证明引起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的证据材料、提供子女的基本情况和抚养状况的证明等材料。(《离婚起诉书标准格式》)
二)法院审理阶段
这是法院离婚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
1、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您的配偶。您的配偶在接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
2、调解,在审理离婚材料后,法院不会立即进行庭审,而是在庭审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才会开庭审理。
3、开庭审理,在法院开庭审理中,具体的流程有: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之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三)法院判决
最后,根据庭审情况,会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一般起诉离婚费用多少钱?
案件受理费只是诉讼费的一种,是起诉时交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人民法院决定。
如果申请保全什么的,要另行交费。收费标准如下:
1、保全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
2、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4、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人提起诉讼时,可以将申请费列入诉讼请求。
由此可见,想要向法院诉讼离婚也并不难,对于原告自己来说就是把证件和离婚诉讼状准备好了提交上去就行了,下面开庭时间,开了庭以后的审理这都是法庭工作人员主持的。不过产生的离婚费用是包括诉讼费和律师费这两块的,就算是诉讼费用可以看到全国各地不一定都一样,因为是50到300元的标准,具体是多少还是当地的人民法院自己决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厂房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厂房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一、厂房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1、土地使用权的区域补偿价:所占用的土地要按照占用的性质和使用年限等来算出区域补偿价......
·离婚时车辆的分割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夫妻在离婚进行财产分割的时候,比较重要的财产莫过于房产和车辆了。而针对不同的财产,实际分割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当然需要当事人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怎么办
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服务期的话,这自然是可行的。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单位或者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况,此时针对不同......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负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按常理来说,我们通常会认为夫妻在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债务也理当属于共同夫债。但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讲......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
相信您都清楚,夫妻要是离婚的话需要对财产作出分割,但根据法律的规定此时能够分割的仅仅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夫妻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呢......
·国家土地使用年限的法律规定
国家土地使用年限的法律规定您经常会听到讨论关于土地使用权的有关内容。但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土地使用年限的内容,国家土地使用年限在土地法中是有......
·原公司偷税漏税变更公司法人还需要承担责任吗?
原公司偷税漏税变更公司法人还需要承担责任吗?一、原公司偷税漏税变更公司法人还需要承担责任吗?新法人不需要负责任的;逃税发生在原法定代表......
·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如何体现?
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如何体现?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主要体现在民法规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
·法律援助管辖原则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管辖原则包括哪些?一、什么是法律援助管辖法律援助的管辖,是指各法律援助机构管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的分工和权限。从法律援助机构的角度看......
·个人债务能否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个人债务能否执行夫妻共同财产?1、夫妻双方对该债务进行了约定,由一方负担,并告知债权人的,不应当执行夫妻共同财产;未告知债权人的,由夫妻双方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