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没签劳动合同赔偿要多久才能有结果?
如果单位和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赔偿到劳动局提出仲裁在60日内会有最终的结果,如果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及进行解决。
二、申请仲裁的流程是什么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
a.仲裁申请书2份;
b.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c.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d.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没有劳动合同需准备以下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部分地区需要提供)。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委不收费;
2、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当然,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只是有败诉的风险;
3、如果请专业人士指点,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如果员工入职后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其约定的月工资的双倍金额进行赔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向劳动局提起仲裁的时限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否则劳动局是无法进行受理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父亲出轨父母要离婚孩子能否要求分割财产?
一、父亲出轨父母要离婚孩子能否要求分割财产?1、父母离婚,父母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所获得的共同财产,与子女无关,子女亦无权取得父母婚姻关系存......
·发行公司债券是可转债吗?
发行公司债券是可转债吗?在债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很受投资者的青睐,因为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即可以享受持有债券的利息收入也可以选择将债券按照约定......
·合同法规定违约金限额了吗?
合同法规定违约金限额了吗?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
·要到哪申请法律援助?怎么申请?
法律援助是在当群众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一般来说是因为无法支付高额的律师代理费用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那么要到哪申请法律援助......
·律师刑事辩护应该怎么进行选择
一般为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的都是专业的律师,但并不是所有的律师都擅长进行刑事辩护,这就需要在委托律师的时候能够进行选择。那到底律师刑事......
·刑诉法回避的近亲属制度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任何的侵权我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对于解决一些民事纠纷主要都是通过协商来解决,但是......
·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
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最为重要的便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一旦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便会引发严重事故,甚至威胁到周......
·电话录音证据的合法性要求是什么?
电话录音证据的合法性要求是什么??对电话录音取证时,取证人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一、录音对象必须是债务人或者是承担义务的一方只有债务人(欠......
·五险交满15年能领多少
只交满15年社保这一项数据是不够的,无法得出能领多少养老金的相应数据。因为要计算一个人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还需要其它的数据。《事业单位......
·如果女方起诉变更抚养权胜算有多大呢
变更抚养权要胜算的话需要举证对方存在不利于抚养孩子的情形。如果存在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不尽抚养义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