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案件属于自诉案件
一、哪些案件属于自诉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此类案件,必须是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后,才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和开庭审判的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具备刑法第九十八条规定的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情形,公诉机关无权对此类案件提起公诉。它包括以下四种案件:
(1)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
(3)虐待案(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除外);
(4)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二、对刑事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提出申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的时候,有贪污,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三、哪些案件既可以自诉又可以公诉?
1、故意伤害案(轻伤害);
2、非法侵入住宅案;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重婚案;
5、遗弃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3 章第1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3 章第7 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八项案件,既可公诉又可自诉: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刑事自诉案件主要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同时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在自诉案件范围内。对于自诉案件,受害人在去法院起诉的时候需要写刑事自诉状,另外还要注意证据的提供。如果当事人对刑事终审判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或检察院提起申诉,但是判决不会停止执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公司并购中的股权转让注意事项
公司并购中的股权转让注意事项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股东的变更会引起股权的转让行为发生,由于股权转让涉及到的法律事项比较复杂,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并......
·一、通常取消失业金要什么手续?
一、通常取消失业金要什么手续?一般不需要职工自己取消失业金,领取失业金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时间够了之后,下个月自动就会停发失业金。按照《失业保险......
·监护权变更的要求具备哪些情形
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权,要是出现了法定的情形的话,则是可以进行变更的。那么您知道监护权变更需要满足哪些情形吗?这是变更监护权很重要的......
·股东的股权是否可以抵押
股权是否可以抵押?股权作为权利,只能做质押,不能抵押。因为抵押标的为动产与不动产;而质押标的为动产与财产权利(如有价证券,票据等等)。上市公司或......
·作为养子女可以继承遗产吗?
作为养子女可以继承遗产吗父母子女关系除基于血缘联系的自然血亲外,还有通过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即以收养关系建立的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婚姻法》......
·商标侵权应该如何处置的
?
商标侵权应该如何处置的?一、商标侵权应该如何处置的商标权侵权的纠纷,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有哪些?单位犯罪,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包括什么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包括什么人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包括什么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
·一、隐瞒婚前精神病离婚赔偿可以申请要吗?
一、隐瞒婚前精神病离婚赔偿可以申请要吗?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史,导致离婚的,其行为不构成《婚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要求,因此,是不能要求赔偿的。......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必须对方签字吗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必须对方签字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不是必须对方签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
·刑事申请回避的主体包括哪些
刑事申请回避的主体包括哪些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遇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时,应当自己向所在机关提出回避的申请。如果明知自己应当回避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