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刑事拘留多少时间?
一、最长刑事拘留多少时间?
一般的刑事案件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拘留的适用条件包括哪些?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32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拘留有以下特点:
1. 有权决定采用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
2.拘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
3.拘留是一种剥夺公民自由的强制措施。
4.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
5.拘留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适用于法律严格规定的情形。
拘留的实施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或者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不会直接进行拘留的,并且对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如果是需要控制相关人员的,可以采取司法手段进行,而对于人民检察院做出的批捕的决定,一般则是由公安机关实施,原则上公安机关是执行机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拍视频举报他人是否侵犯肖像权?
拍视频举报他人是否侵犯肖像权?肖像是不少人自出生时起就有的法律权利,由于此种权利具有独特性,故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侵害他人的肖像......
·工伤认定多长时间认定结果
可以说工伤认定的结果对事故的处理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做出的结果表明并不构成工伤,那之后也就不能按照工伤事故来作出处理了。于是,很多人在......
·打架公安机关能拘留多久?
打架公安机关能拘留多久?打架公安机关能拘留37天,因为本来在进行这方面的拘留的时候,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醒检察机关来批准,而且由于这个跟当事人......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应处以什么样处罚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应处以什么样处罚《刑法》中并未规定破坏他人财物罪,一般故意破坏他人财物的行为,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具有严重情节的,以故意毁......
·公司成立股份制分公司的条件是什么
公司成立股份制分公司的条件是什么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必......
·合同诈骗的犯罪主体是谁
合同诈骗的犯罪主体是谁在我国,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就包括了自然人和单位,有一些犯罪明确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或者单位构成,但有的犯罪......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构成诽谤罪。按照法律构......
·清洁工工作时出现意外算是工伤吗?
清洁工工作时出现意外算是工伤吗?如果劳动者在上班期间,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伤害的,按工伤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应当承应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
·借贷合同为什么是实践合同?
借贷合同为什么是实践合同?一、借贷合同为什么是实践合同?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时,合同关系即可成立,依法成立的,自成立......
·被批捕案件有管辖权吗?
一、被批捕案件有管辖权吗?指定管辖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具体案件的管辖权。需要指定管辖的案件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管辖不明。对于......
·房屋强拆主体不明,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房屋强拆主体不明,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即由拆迁户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