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律师
杨晗璐律师法律网
21.nj64.com
南京杨晗璐律师电话15996265110

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4)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二、具体情况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有相似之处,表现在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后果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在这个问题上,应根据前述判断基础、判断方法与判断标准,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从而正确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这种做法容易扩大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范围。正确的方法是,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入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入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2)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行为人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是否严重,具有一定联系;但不能由此认为,凡是结果严重的,行为人就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凡是结果不严重的,行为人便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只要结果严重就千方百计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做法,是结果责任的残余,违反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3)行为人在实施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时,有时也会发生行为入所不能预见的其他结果,不能因为行为人实施的是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就断定他能够、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一切结果。特别是不能因为行为人的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就针对其不能预见的结果追究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的主要认定情况应当由司法机关来进行,在司法实践中,意外事件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行为,而过失犯罪则是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合法的界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要怎样查立案没立案
      查询立案与否有多种方式,如果是刑事案件,报案人可以到地公安部门查询是否立案及案件查处过程,这些对当事人是公开的。如果是民事案件,到法院立案庭......


·有文件不执行是否行政不作为?
      有文件不执行是否行政不作为?有文件不执行属于行政不作为,所谓行政中的“不作为”行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


·一、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这个是要视情况而论的。1、如果是法定继承得来的遗产,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2、如果是基于遗嘱继承得来......


·治安案件鉴定是否计入办案期限
      治安案件鉴定是否计入办案期限一、治安案件鉴定是否计入办案期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十二、关于办理治安案件期限问......


·外地丢了身份证怎么挂失补办?
      外地丢了身份证怎么挂失补办?1、申领人本人到派出所拍摄居民身份证数码照片,并现场采集指纹信息。2、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缴纳证件工本......


·在我国关于醉驾受伤了要拘留多久醉驾撞伤人
      在我国关于醉驾受伤了要拘留多久醉驾撞伤人,醉驾受伤了要拘留多久,拘留时间取决于拘留的性质。如果属于刑事拘留最长拘留37天,如果行政拘留最长是15......


·一、交通事故全责交强险赔偿费用是多少?
      一、交通事故全责交强险赔偿费用是多少?机动车撞到行人,交警判司机全责,车子又是全险。这种情况,会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给予赔偿。如果交强险保额......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怎么赔偿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


·股权如何转让及其相关问题
      股权如何转让及其相关问题一、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协议是当......


·一、血液中酒精度多少为醉驾?
      一、血液中酒精度多少为醉驾?酒驾可能会构成危险驾驶罪,有的人可能会疑惑,酒精度多少算酒驾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酒精度多少算酒驾,希望能对你有所......


·定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我国《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杨晗璐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5996265110
15996265110
点击这里给杨晗璐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