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邮寄送达对方拒收视为送达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对于法院邮寄送达的情形,被送达人拒收并不否定送达的事实。视为已送达。
二、拒收法院诉讼文书
不少人在官司于己不利的时候,一贯想当然的做法是拒收法院应诉材料、拒领判决书。有的企业老板认定所谓经验,其下员工因惧怕担责,往往也遵从老板的意愿,对法院的东西一概不签字、不收领,甚至将法院的邮件的径行退回。有的当事人在估计审判结果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故意迟迟不予领取判决,甚至埋怨代理律师不该领取……那么,拒收法院应诉材料、判决书等诉讼文书,真的有用吗?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送达文书的方式有: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拒收法院诉讼文书,其实是被告放弃自己的应诉权利,丧失的是实体权益。
一旦法院缺席审判、公告送达,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就紧随而来。到时候想举证、申辩以扭转局面,只能说悔之晚矣,谈何容易!根据调查总结,实践中因公告送达、缺席审判而导致的再审、申诉案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当然,也确实存在原告当事人因被告“躲猫猫”,而自己又举证不力而导致败诉、撤诉或者执行不能的情况。但是较之前一种情况,总体上还是少数,大多情况下只是打乱了法院的诉讼进程。作为被告如果非要以“躲猫猫”的方式达到规避法律责任的目的,你必须先确认原告方手里的证据不足,确认法官会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其起诉,而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总体上来说,与法院“躲猫猫”作用有限,且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果对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有意见,用拒收判决书的方法来表示,除有可能拖延时间之外,没有丝毫实质用处。如果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只能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对于生效判决则只有继续申请再审、申诉。随着以后立法的日趋完善,必将建立更为有效的处理当事人拒收诉讼文书情形的机制,到时候更加不宜以这种消极方式做文章。
总而言之,当法院邮寄送达对方拒收的时候,不必着急,因为法院会视为送达,依旧会实行诉讼文书的效力,而拒收只会让对方失去应诉的权利,让法律向我方倾倒,对于拒收法律诉讼文书企图逃避责任的人,法律只会强制判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判三年可以缓刑吗
判三年基本可以适用缓刑。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是什么?
在当今社会上有许多的要件要素那么在对于要件要素方面上来说,是不是它的有关概念与其他的有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关联,关于构成要件要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今......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方式是什么?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方式是什么?一、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
·法律规定主动离职要交违约金吗?
法律规定主动离职要交违约金吗?《劳动法中》规定,主动离职要交违约金的只有以下两种情况,劳动者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余情况外的约定都不符......
·应该怎么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在对共同犯罪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仔细区分一下各个当事人在身份,毕竟针对不同的身份,法律中规定的处罚原则是不一样c的。那到底应该怎么确定共同犯罪......
·离婚后可以起诉要抚养费吗
在离婚前,必须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夫妻双方的债权债务问题达成一致后签署离婚协议,对于协议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形,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来说......
·怎样订立自书遗嘱
怎样订立自书遗嘱1、订立自书遗嘱要满足的条件:(1)实质要件:①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
·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定
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经常会发生故意伤害的事情,也许我们自己就经历过,我国法律将故意伤害定为了一种犯罪行为,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故意......
·倒卖课程多少立案判决?
倒卖课程多少立案判决?倒卖课程违法所得数额十万元以上,或未销售的货物价值三十万,会立案追诉。倒卖课程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
·法律规定小孩子抚养费应怎么算?
法律规定小孩子抚养费应怎么算?给付子女抚育费的数额,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参照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
·异地公积金贷款需要多久
20到25个工作日办下来。住房公积金贷款所需材料:1.借款人及其配偶的户口簿;2.借款人及其配偶的居民身份证;3.借款人婚姻状况证明;4.购房首付款证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