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位权举证怎么做?
1、代位权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也就是次债务人主张权利。比如,B欠A1万元,C欠B1万元,A债权人,C是次债务人,A就可以向C主张权利。
2、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必须要通过诉讼程序来行使,才能满足债权人的债权实现。这里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债权人的债权具有不能实现的危险的时候,才能行使代位权。
3、债权人在行使代位权的过程中应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能以债务人的名义行使,并且不能随意处分债务人的权利,否则应对由此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4、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权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实际是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因此,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为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一般抗辩事由,都可直接向债权人主张。
二、债权人代位权诉讼如何举证
由于代位权诉讼涉及多方当事人,存在多重法律关系,举证问题相对复杂一些。但各方当事人仍必须遵循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而债权人作为原告在行使代位权诉讼过程中,就必须要承担举证责任,
首先,债权人对代位权诉讼中存在的两个合法债权关系必须举证证明,这里的“合法”是法官在审理中应该重点审查的一个关健环节,看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这两个债权是否有不合法的债权,比如赌博债权,如果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合同被认定无效,那么债权人就不能对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因此,审查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否是合法的两个债权关系,这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诉讼的首要条件。
其次,债权人拿出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证据,这里审查证据,我认为应注意这几个方面:
1、是不是债务人的债权到期,只要是债务人的债权到期就即可。就可以行使代位权。
2、看债务人是不是构成“怠于行使”的条件,如果债务人拿不出以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书面证据,比如法院的法律文书和仲裁决定书,那么法官可以认定债务人就构成“怠于行使”。
3、是不是要求债权人拿出具体的给自己造成损害的证据呢?
我们认为,如果要求债权人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债权受到了具体的实质性的损害,这对债权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这也违背了我们立法宗旨。因此,只要债务人未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债务,债权人的债权未能实现,便可视为债权人的债权受到了损害,不必债权人提供证据证明。
综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债权人只要按照法律的举证规定提出举证,就可以在债权关系存续期间代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主要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行使权利的名义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而不能用债务人的名义。以上就是我们对“债权人代位权举证?”问题的解答。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解决夫妻公司财产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一、解决夫妻公司财产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协商或者是诉讼等都是可以解决夫妻公司财产问题的方法,夫妻双方都有经营能力,并且也愿意继续共同经营的,......
·离婚财产保全1年失败
财产问题一直是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离婚前财产保全是防止夫妻一方非法隐藏和转移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有效措施,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
·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看具体情况定。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从生产经营之月起。自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从建成之日的次......
·注册资本的印花税什么时候交?
注册资本的印花税什么时候交?注册资本目前已经不是以前规定的实缴制了,是登记的制度,所以目前一元钱也是可以开公司的,关于注册资本的印花税什么......
·父母去世房产继承有期限吗?
父母去世房产继承有期限吗?父母去世房产继承有期限,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视为接受继承。继承之后继承权转化为共同财产所有权,......
·双方都支付不起医疗费怎么办?
双方都支付不起医疗费怎么办?一、双方都支付不起医疗费怎么办如果对方负事故全部责任,双方都无能力垫付医药费的,主要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处理:1......
·行政处罚可以在派出所测消吗?
行政处罚可以在派出所测消吗?如果是行政处罚(如治安拘留)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同时,案底是不可以消除的。如果是错误的行政处罚,应该及时提行政复议或者......
·行政案件移送管辖需要被告答辩吗
行政案件移送管辖需要被告答辩吗?行政诉讼法中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隶属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
·支付抚养费付到几岁
支付抚养费付到几岁1、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2、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的一......
·如何制订企业规章制度?
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有权制订内部规章制度,但实践中,企业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并非必然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应紧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并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