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据的收集技巧
1、看分居时间。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2、看婚前是否对精神病有所隐瞒。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3、看是否有犯罪行为。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4、看有无禁止性结婚的疾病。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二、能够证明对方有过错的离婚证据的收集技巧
1、重婚、与他人同居的证明。提交上述行为相关的相片或居委会、村委会、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等离婚证据。
2、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证明。提交法医鉴定,提出证人。
3.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证明。提交居委会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涉及行政处罚、刑事犯罪的,应提交有关处罚决定或判决书。
三、离婚过程子女抚养方面的离婚证据的收集技巧
(一)抚养费的证明。提交双方的收入证明。
(二)抚养权的归属证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提交有利于争取抚养权的而相关证据:
1、对于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情况的,应提交子女本人愿跟随父或跟母生活的相关离婚证据
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例如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或者是母方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3、对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未成年的子女,有一下情形可以争取抚养权的证明理由: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对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子女单独随己方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己方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
四、离婚过程中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证据的收集技巧
夫妻共同财产房产、存款、公司股份、股票、车子、债权、住房公积金等。如果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证据,更应该掌握收集证据的技巧,技巧分类如下:
1、双方有财产约定:提交协议书;
2、有银行存款并申请法院调查:提交银行帐号;
3、有股票并申请法院调查:提交股东代码、资金帐号;
4、有机动车:提交车辆行驶证;
5、有房产:提交房产证、购房合同、交款发票;
6、在公司拥有股权:提交该公司的工商登记情况、出资的证明;
7、有债权债务的:借据、相关的佐证证据。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承诺保证书格式是怎样的?
承诺保证书格式是怎样的?承诺保证书有很多种,比如一般的诚信承诺保证书,员工入职承诺保证书,员工离职承诺保证书,施工安全承诺保证书等各种各样......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公证吗?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公证吗?一、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公证吗?房子没有房产证不可以公证,公证机构不受理以下情况办理公证:1、无民事行为能力......
·木结构房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是什么?
木结构房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是什么?一、预算定额的概念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劳动力(工日)、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的一......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依据是什么?
由于市场经济监管存在的漏洞,使很多不良商家有机可乘,销售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使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为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法律明文规定了......
·离婚诉讼中发现一方重婚怎么处理
离婚诉讼中发现一方重婚怎么处理?离婚诉讼中发现一方重婚的一般都会中止审理,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
·女方一直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女方一直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办现实中有很多夫妻离婚后,一方常常对子女生活不管不问,也不给抚养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不管夫妻之间发生什么事情......
·与公司签订合同后怀孕,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吗
与公司签订合同后怀孕,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吗?一、与公司签订合同后怀孕,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不能。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
·个人抢夺枪支罪判几年的?
抢夺枪支罪判几年的?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
·2023新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3新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新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