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认定的?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而通过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获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话不仅要缴纳罚金,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为了避免自己的信息泄露,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无关人员或陌生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民法总则由被监护人的规定有什么?
民法总则由被监护人的规定有什么?民法总则监护人规定如下: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凭借手书遗嘱继承产权手续怎么办理?
凭借手书遗嘱继承产权手续怎么办理?一、凭借手书遗嘱继承产权手续怎么办理?房产继承应先到被继承房产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
·私放在押人员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实施了或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需要受到审判或者惩罚。监管机关关押罪犯的目的,是为了惩罚和改造他们,使他们......
·广州医疗纠纷律师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广州医疗纠纷律师的收费标准是多少一、相关概念介绍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
·土地使用出让和划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土地使用出让和划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国公民在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其中有个细节问题,基本上在土地使用证当中都标注的有土地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不配合怎么办
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签订认定书的,如果我们对于认定的结果不满意,是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议的。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不配......
·机动车发生逆向行驶怎么处罚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逆向行驶的,一次记3分,处于警告或者处以在20元以上至200元以下的罚款。机动车逆向行驶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在划有道路实线分......
·一、什么样的遗嘱是无效的?
一、什么样的遗嘱是无效的?遗嘱的无效是指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依民法典第17、19、22条规定,遗嘱的无效主要有下列情形:1、......
·二审什么时候发回重审?
二审什么时候发回重审?民事案件进入二审程序,等法院调查结束后依法做出判决。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