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认定的?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而通过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获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话不仅要缴纳罚金,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为了避免自己的信息泄露,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无关人员或陌生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离婚和无效婚姻区别有哪些
离婚和无效婚姻区别有哪些无效婚姻与离婚存在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是解除男女同居关系的法律制度;其次,在无溯及力的无效婚姻的场合,两者都是仅向......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一些刑事案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但是最让我们纠结的就是我们是要进行刑事辩护,还是刑事代理比较好。为了解决您的......
·司法鉴定双方到场有哪些要求?
在生活工作中,经历过司法鉴定的人都知道司法鉴定的过程是十分严苛的,并且司法鉴定得结果是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司法鉴定十分重要。那么如果我们遇到了......
·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怎么办?
我们知道,当一些企业首先提出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是要支付赔偿金的,而赔偿金的支付有其具体的标准,按劳动合同解除性质不同来赔偿,那么,......
·检察院立案侦查监督审查期限是什么?
检察院立案侦查监督审查期限是什么?1、采取取保候审时通常情况下是从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第二天开始这一年时间内结案或者一年的时限到后必须解除(此时也......
·催收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吗?
催收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吗债权人通过国内特快专递方式向债务人邮寄催款函,但在有关邮寄凭证上均未注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债权人无法直接证实自己的主......
·一、酒驾和醉驾分别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一、酒驾和醉驾分别属于何种违法行为?新修订的《刑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
·法院预立案后多久不起诉失效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不存在时间的限制,一般地说,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在调查取证、传唤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它......
·国家赔偿刑事范围是什么样的?
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公务人员在执行公职的是如果出现了损害公民权益的情况的话,国家会积极的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
·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原劳动部《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劳办发〔1993〕224号)规定,企业实行内部责任制后与职工签订的承包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