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哪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要相应地免除或减轻责任。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为使不可抗力的范围具体化,我国有关法律作出了专门规定,具体有如下几种:
1、自然灾害。我国法律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不断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但自然灾害仍频繁发生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阻碍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国法律将自然灾害作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使当事人被免除责任。
2、政府行为。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订立合同以后,由于政府颁布禁运的法律,使某些运输合同不能履行。
3、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这些行为既不是自然事件,也不是政府行为,而是社会中人为的行为,但对于合同当事人来说,在订约时是不可预见的,因此也可以成为不可抗力的事件。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且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二、适用不可抗力应注意什么
有关当事人在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适当的证明条件。对方接到通知应及时答复,如长期拖延不予处理,也要负违约责任。
2、要认真分析事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约定范围,如不属于合同规定范围时,一般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
3、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履约的程度等具体情况,适当地处理在履约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由于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的,当然也不是当事人想要发生的,因此要是确实因为不可抗力的缘故导致一方违约的话,此时是可以按照规定援引法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免责的。而具体合同中不可抗力的情形主要包括了上述几种,各位可以适当了解一下。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女方要离婚聘金的退法是怎么规定的
女方要离婚聘金的退法是怎么规定的一、女方要离婚聘金的退法是怎么规定的?聘金的退法没有明确规定,但要求退回聘金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请求退回彩礼......
·房屋所有权证明范本是怎样的?
房屋所有权证明是指对房屋具有支配权利的一种证明。在实际生活,有许多场合都需要房屋所有人出示这个证明,以证明其对房屋的所有权并对房屋的具体信息......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理流程是什么?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理流程是什么?我国的计算机领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不断发展的计算机行业在市场中容易出现秩序混乱......
·《婚姻法》离婚财产分配怎么规定?
婚姻法离婚财产分配怎么规定?离婚财产分配,可以由双方约定进行,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离婚财产分割问......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朋友欠钱一万块钱不还怎么办?
朋友欠钱一万块钱不还怎么办?朋友欠钱一万块钱不还最好找到对方,然后和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对方还款。或者是请亲戚朋友在其中予以协调缓和,然后达成调......
·调解交通事故的技巧是什么
在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当事人除了可以协商、诉讼外,还可以共同申请由交警对事故进行调解。但此时,调解也是讲究技巧的。那么调解交通事故的......
·一、微信被骗100能立案吗
一、微信被骗100能立案吗?微信被骗了100元警方不会立案。诈骗罪为数额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看守所拘留10天怎么算?
看守所拘留10天怎么算?一、看守所拘留10天怎么算?看守所拘留10天从被拘留之后的第二日开始计算,也就是到拘留所的第二天来开始计算的,往后推十天......
·提起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提起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2、债务人......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当遇到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确实是解决该纠纷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此时需要当事人事先了解的东西比较多,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