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房屋赠与过户费用是如何计算的,需要哪些手续?
一、房屋赠与费用计算
1、营业税。免征。
2、个人所得税。免征。
3、契税:按国家规定3%-5%税率,一般3%,200万元×3%=6万元。和交易相同。
4、印花税,不免。万分之五。
5、公证费,评估价的2%。200万元×2%=4万元。
税费计算:如果以赠与方式过户,是没有营业税的,但因为赠与是被认为无偿受赠的行为,所以需要受赠人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还需要3%的契税和2%的赠与公证费,共计125080元,要远远高于买卖过户的税费。
如果是赠与人三代真系以内亲属、对赠与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或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受赠房产时,是不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的,这几类人采取受赠形式与买卖相比,将可以大大节省营业税的支出。
不少购房人避税的目的主要是避掉买卖交易中的营业税和个税,所以不少人铤而走险,想通过“假赠与真买卖”方式过户,我们建议购房人还需谨慎思考:一是如果不是可以减征个税的三种情况,受赠人需要缴纳的个税税率非常高,购房人反而得不偿失;二是对于赠与的房产,银行一般会认定受赠方免费接受赠与的行为,没有实际交易产生,因此受赠房屋是不能办理按揭贷款;三是对业主来说存在较大风险,买方可能会在公证后以无偿赠与为由拒付房款。
二、房屋赠与过户所需材料
登记申请书原件;
申请人身份证明;
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赠与协议公证书原件,或赠与公证书和接受赠与的书面文件原件;
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原件;
房屋登记表、房产平面图二份;
已购公有住房赠与的,提交补交土地收益证明及补交房屋差价(标准价、优惠价公有住房)证明;
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满五年的经济适用住房或限价商品住房赠与的,提交补交土地收益证明;
国有土地使用证(整宗房地产);
整宗划拨用地或者整幢楼房占用划拨土地的,提供划拨土地转让批准文件。
房屋赠与可以说是现在最为划算的一种房屋过户手段,由于房产属于直接赠与,所以国家要求缴纳的广州房屋赠与过户费用相对来说就会少了很多,一般来说一些个人所得税就可以不用缴纳了,而该个人所得税占到了房屋价值的20%,可以说比重还是非常的大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个人专利转让给企业的许可合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个人专利转让给企业的许可合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依照我国法律个人专利转让给企业必须签订书面个人专利转让给企业的许可合同。个人专利转让给企业分......
·劳动合同需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在签订一切合同的时候都需要十分的谨慎,因为条约中的内容会涉及到日后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比如说劳动合同的签订,就需要履行劳动义务等。因此很多人......
·车辆超载如何处罚 车辆超载会影响事故责任认定吗
车辆超载如何处罚车辆超载会影响事故责任认定吗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其实实际允许载人的数量不同,而作为驾驶人员就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准载人数来载人,不......
·活期存款利率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人们除了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存为银行定期以外,剩下的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平时的生活和开销的,所以这部分的存款基本上都是活期的,活期存款的话肯定就......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怎么判刑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可能涉嫌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当然,如果行为人的财产没有“......
·国家赔偿时限是多长时间?
现阶段,生活中难免会因为国家机关的紧急情况或者失误导致了自身利益的损失,很多人对国家赔偿的事项并不清楚,担心是否能顺利得到赔偿,这其中尤其要......
·实行计件有加班工资没有
实行计件有加班工资没有?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
·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办?
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办?房子70年产权可续期,无需申请,无前置条件。少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业主不需要专门提出续期申请、市、县国土资源......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吗?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吗不可以。企业应当与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
·房子的继承权顺序是怎么样的?
房子的继承权顺序是怎么样的?1、有遗嘱,优先按遗嘱分配遗产。2、没遗嘱,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平分或者协商分割......
·债权人举证的责任怎么分配
债权人举证的责任怎么分配一、债权人举证的责任怎么分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