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诈骗一直都存在,发展到今天诈骗的形式及手段也在不断发
一、微信被骗了700能报警
上当受骗我们当然有权利报警,但是涉案金额要打到3000元,公安局才能立案。如果不能立案,那么基本上不会帮你查,这也是现实所迫,因为案件太多了。
二、微信诈骗的手段
1、利用代购诈骗:诈骗者声称为您打折海外代购,付款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理由要您加付“关税”,但您加付了钱之后却收不到货品。
2、二维码诈骗: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您返利,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是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您的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3、盗号诈骗:诈骗者冒充您的家人跟您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您要钱。
4、身份伪装诈骗:诈骗者一般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您搭讪骗取您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5、点赞诈骗:现在微信“朋友圈”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方式是集赞者发布消息称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等您集满了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拿到手的奖励却“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方式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6、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诈骗者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您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三、预防微信诈骗办法
1、消费者最好去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或者到实体店采购。
2、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否则吃大亏必不可免!
3、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少做白日梦。”
4、对微信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
5、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
6、遇到微信被盗号的情况,您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对方,听对方声音就可以避免受骗。
现实在微信被诈骗的案件不再少数,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一时的贪心或者是因为好奇扫码二被骗,微信诈骗的方式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叙述,上文中我们只是列举了比较常见的几种。微信被骗了700能报警,由于各地的立案标准不大相同,是否立案就不一定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您需时刻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如果网络举报赌博有奖励吗
一、如果网络举报赌博有奖励吗属一般治安案件的,给予100至500元奖励或按当场查缴赌款额5%以下奖励;属一般刑事案件的,给予500至3000元奖励或按当......
·担保合同有没有诉讼时效?
担保合同有没有诉讼时效?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是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根据最高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
·房产合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
房产合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在购买房子之前,在房子还未建成交钥匙的时候,买方会先与开发商签订房产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在房子建成之前如果双方......
·申请降低抚养费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降低抚养费的条件有哪些?根据婚姻法规定,有以下情况的可以免除离婚子女抚养费。一方因情况变化,不能支付或不能按原定标准支付子女抚养费时,......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么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么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立案标准是什么?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
·私募基金托管人可以是券商么
私募基金托管人可以是券商么私募基金的股权资金一般都是交由第三方托管,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则被当作私募基金托管方。那么在银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机......
·三人合伙注册公司法人怎么写?
一、三人合伙注册公司法人怎么写?《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
·不投标能退保证金吗
不投标能退保证金吗一、不投标能退保证金吗投标保证金是确保投标人依法参与投标的担保金。如果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没有违法或者违反招标文件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工伤解释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工伤解释是什么一、最高人民法院工伤解释是什么?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
·从劳务关系到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一字之差,很多劳动者都分不清楚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也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很多劳动者在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纠纷时,无法更好保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