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可以向职工收取押金吗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和第把十四条分别规定了禁止收取员工押金和违法收取押金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和各种形式的风险担保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劳动法是不允许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
不过,劳动合同法虽然禁止用人单位利用订立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以及各种形式的担保,但是还有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具体的说是这样: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按照劳动者资源的原则可以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以及要求劳动者全员入股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根据这个规定,如果单位商品贵重,需要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的,满足下列条件,可以收取:
1、经营的实际需要;
2、劳动者本人自愿;
3、必须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后。
二、单位能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吗?
不管劳动者以哪种方式离开企业,企业均应及时将其个人档案转出,企业以扣押个人(人事)档案作为手段威胁劳动者的做法,是错误的。
现实中,经常会有企业以员工在离开公司时不交培训费、不退住房、不交纳违约金等为理由扣住员工的档案不放,也不给办理有关手续,这种以非法的手段来纠正员工的违法行为,也是错误的。
应该说,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的员工档案。
如果员工因为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企业的损失不辞而别,企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等法律手段来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扣押其个人档案。
单位能向职工收取押金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的。实践中,一些劳动者为了能够在单位中继续工作,往往会无奈接受单位交押金的要求。如果您有遇到被单位要求交纳押金的情况时,您是可以拒绝的。此外,如果您在离职时,被单位恶意扣押了人事档案,您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如果不知情第三者重婚罪认定吗?
一、如果不知情第三者重婚罪认定吗?不认定为重婚罪,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只有在第三者明知对方已有配偶的情况下,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
·软件产品著作权登记证如何办理?
软件产品著作权登记证如何办理?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发展方兴未艾。软件开发逐渐成为您主要焦点。开发的软件凝结着人们的时间和......
·哪些原因下会导致委托合同终止
哪些原因下会导致委托合同终止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终止原因。如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
·在检察院批捕以后还能取保候审吗
一、在检察院批捕以后还能取保候审吗检察院在批准逮捕后仍然可以取保候审。1、若检察院已经下达批准逮捕通知,但在法院审理判决之前,仍然可以依法申请......
·劳动合同11个月没签补偿金是多少
劳动合同11个月没签补偿金是多少?劳动合同11个月没签补偿金要根据自己的工资标准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关于强奸有哪些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
关于强奸有哪些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关于强奸的相关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是: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一、车子借给朋友后醉驾如何处理?
一、车子借给朋友后醉驾如何处理?车子借给朋友后醉驾应当对于驾驶人员来进行相关的刑法方面的犯罪处理,看具体情形,正常情况下车主没有责任。对于......
·离职补偿金标准含年终奖吗
不算。对离职补偿金的发放问题,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对离职补偿金是不同的,就是解除劳动合同也有多种方式,员工自行提出或违反单位规章制......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怎么样的?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怎么样的?委托作品就是指向作者支付报酬,作者根据他人的意思进行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就会产生著作权,所以委托......
·农民工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应该怎么办?
1、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