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诉讼和劳动关系仲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劳动争议诉讼
应当严格执行仲裁前置制度。在审判实务中,劳动争议仲裁(以下简称仲裁)前置制度已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但是仍有个别人员在严格执行该制度上还存有疑意。例如: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而仲裁委员会长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结论,当事人不得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对此有人认为可视为争议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包括两种情形:(1)确实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员会在实体上作出仲裁裁决;
(2)视为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员会在程序上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结论(包括裁决、决
定、通知书三种形式)。因而,凡当事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而仲裁委员会未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结论的,都属于未经仲裁前置程序
的情形,人民法院均不应受理。
(二)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从仲裁到诉讼有其自身的规范体系和特征性,不能因其在诉讼阶段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范体系,而完全以民事诉讼的规范和理念来排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本身的规范和特征。相反,人民法院在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应当以劳动争议程序规范在诉讼阶段的特殊规定,来 影响和改变某些民事诉讼程序原有的规范及理念之具体适用。“不告不理”原则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特殊体现。在起诉与诉讼请求的关系问题上,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具有特殊性,体现在“人民法院应当对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这一规定上。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而诉至法院的当事人一般是仲裁程序中的败诉方,可分为两类:(1)在仲裁程序中实体权利未得到保护或未得到充分保护的当事人一方;(2)在仲裁程序中被裁决承担责任的当事人一方。以前述第一类“败诉方”作为原告起诉的,其诉讼请求的核心就是保护实体权利,其起诉的目的与诉讼请求之间具有一致性;而以第二类进行审理。对于后一情形,人民法院不得不处理原告未请求的事项,这说明劳动争议诉讼的特殊性影响和改变了“不告不理”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关系仲裁是劳动关系诉讼的前置程序,所有有关劳动争议的案件都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劳动仲裁不服的诉讼。所以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一方婚前借款算共同债务吗?
一方婚前借款算共同债务吗?不属于。一般情况下,婚前一方债务不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
·网上高利贷报警有用吗
一、网上高利贷报警有用吗?
网上高利贷报警有用吗一、网上高利贷报警有用吗?1、借贷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借高利贷也是自愿的话,放高利贷的人也没有做出违法行为,那么报警是没......
·交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交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
·离婚了有抚养权可以给孩子改姓吗?
离婚了有抚养权可以给孩子改姓吗?不可以私自改姓,父母一方做监护人的,需要改成监护人的姓,可以经双方同意,但是,不能改成继父或继母的姓。因为夫妻......
·浙江省工伤认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众所周知,法律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知法懂法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劳动者在被雇佣的时候也就是工作期间发生了损害,造成了工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应......
·工厂员工入职合同范本怎么写?
在劳动者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其满足其他要求之后,用人单位通常是会与职员签署劳动合同的,不同的合同、协议的范本是不样的。现在大城市有很多老民工,......
·起诉时能否将被告的配偶列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以下简称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结期间的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
·未成年学生委托监护协议怎么写?
未成年学生委托监护协议怎么写?一、未成年学生委托监护协议怎么写?未成年学生委托监护协议委托人:___________受托人:___________双方经协......
·旅游纠纷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旅游纠纷的构成要素有那些?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跟着旅游团出去旅游,比起自驾游跟团出游更加方便,不用操心......
·工伤认定期限为多长时间
?
工伤认定期限为多长时间?一、工伤认定期限为多长时间,期限过了怎么办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
·诈骗30万罚金是多少?
诈骗30万罚金是多少?根据我国刑法第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根据犯罪情形决定罚金数额。目前,罚金处罚标准只有以下三种:1、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最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