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和管制有什么区别,管制的期限有多长
一、拘役和管制有什么区别
1、刑期不同
管制的期限,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拘役的期限,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2、执行方式不同
管制:是不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生活在原先的社会环境中,如仍与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单位的,仍在原工作单位工作,领取劳动报酬,没有工作单位,仍可从事原先的工作,如经商、出卖劳动力等。其监督改造不是由监狱依法执行,而是由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督改造。在被判处管制的期限内,犯罪分子可在限制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如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领导。拘役: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3、刑期计算方式不同
管制的刑期:执行期限从刑期判决之日起计算,在判决之前被先行羁押的时间按每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剩余日期为实际执行管制的日期。如某罪犯被判管制三个月,判决前先行羁押三十天,计算公式为:三个月的具体总天数减去折抵天数六十后,剩余期限是实际执行的管制期限。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管制和拘役还有一个区别就是,管制是会留案底,而拘役不会。
二、管制的期限有多长,管制可以判处多少年?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知道,管制并不剥夺人身自由,只是对犯罪的人身自由在一定的程度上予以限制,限制的形式便是使犯罪分子置于人民群众和一定的机关的监督下,使其在监督的压力下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从而达到去恶从良的社会效果。那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矫正方式和社会目的,管制的期限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当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管制的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我国法律规定的这种期限,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 一般情况,判处管制的期限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年;2、 如果同时犯有多种需要判处管制的罪行,则最后一起判罚时总期限不能超过3年;3、 如果在判处管制之前,被公安机关羁押的,可以折抵刑期,折抵的办法是羁押1日,折抵管制2日。我们就为您整理到此,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虽然都是属于刑事处罚中主刑的一种,但拘役与管制之间的不同点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管制会留下案底,但拘役一般不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要帐人住在家不走,算私闯民宅吗?
如果没有经过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的话,就算私闯民宅。私闯民宅是一个法律中规定的非法行为,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经住宅主人......
·离婚房屋过户需要手续是怎样的
离婚房屋过户需要手续是怎样的(一)夫妻离婚涉及房屋转移的,一般由双方共同申请登记,双方就财产达成协议到民政部门办理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及时办理......
·民法总则合伙的规定具体是什么?
民法总则合伙的规定具体是什么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民法典》合伙的规定具体是什么?我国《......
·新农村建设,能得到多少房屋拆迁补贴款呢?
一、新农村建设,能得到多少房屋拆迁补贴款呢?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
·犯罪预备阶段被迫放弃会如何处罚?
犯罪预备阶段被迫放弃会如何处罚?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
·代书遗嘱一定要写笔录吗?
代书遗嘱一定要写笔录吗?代写遗嘱只要按法律的条款来进行的就不一定要需要笔录的。1.法律上要求见证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须与继承遗产及遗产继......
·显失公平的合同有哪些构成要件?
显失公平的合同有哪些构成要件(1)在适用条件上,须为有偿合同,特别是双务合同。而对于无偿合同,因不存在对价问题,故自然就不存在显失公平问题。(2)......
·新婚姻法关于车子是如何规定的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婚姻法》将被废止。《民法典》关于车子是如何规定的?我国现行的《民法典》中并没有专门针对汽车......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人都有大意的时刻,都有发生把东西遗忘的时候,特别在公众场合,一旦东西被遗忘都有可能被他人拿走,我们常说拾得东西应该归还,但是有时候由于疏忽大......
·调整范围和对象
调整范围和对象2015年12月31日前(含31日)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工伤职工及按月享受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