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盗窃罪,盗窃罪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如何认定盗窃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的行为。
(四)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盗窃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把偷窃自己家人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解释》规定,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二)盗窃既遂与未遂
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
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为人并没有控制财物,对此也应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
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盗窃既遂,没有理由以未遂论处。
(三)本罪与他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
1、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本法第12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2、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计人盗窃数额;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
3、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盗窃罪属于比较古老的犯罪,同时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犯罪之一。在实际案件中,对盗窃罪的犯罪分子进行处罚时,要充分考虑犯罪的数额和情节,做到罪刑相适应。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学生兼职受伤算不算工伤
现如今,不少学生会利用寒暑假之际选择外出打工挣钱,但这也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操作。用人单位保障好学生兼职的相关福利待遇。那要是出现学生兼职......
·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一样吗?
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一样吗根据民法典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如果有法定情形的,当事人可......
·合同履行方式按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
合同履行方式按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一、合同履行方式按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1、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指法定合同义务,即当事人即使在合同中没......
·入职协议劳动合同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入职协议劳动合同这两个是一回事吗?一般正规单位入职时都会签订正式合法的劳动合同并加盖公司公章,若只有入职协议,可能是该公司想要简化条款内容用......
·单位开除员工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单位开除员工说的简单点其实也就是单位提前解除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而此时单位要想行使权利的,则需要符合法律中规定的条件才行,否则开除行为就是......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多少,交纳保证金应注意什么?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多少,交纳保证金应注意什么?我国法律规定,如果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必须要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才行,那......
·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吗
加班费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
·直接证据规定是怎样的
直接证据规定是怎样的在诉讼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直接证据,因为直接证据对于案件的主要相关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比间接证据的证明力更强。但是......
·如何商标办理续展手续?
如何商标办理续展手续?1、申请时间:在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前12个月提出申请,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申请的,可给予六个月宽展期,但要按规定交纳延迟费......
·酌定不起诉的定义是怎样的?
酌定不起诉的定义是怎样的?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我国现行的酌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