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信用卡诈骗的条件是什么
一、构成信用卡诈骗的条件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信用卡诈骗罪如何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我们才能准确的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之后再结合此罪的立案标准,然后才可以定罪处罚。我们应注意的是,对于盗窃他人的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的,法律明确规定按盗窃罪定罪处罚,不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也不实行数罪并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赠与合同订立的程序
赠与合同订立的程序赠予他人东西,需要订立一个赠予合同,签合同是有一定的程序的,签订赠与合同的程序其实和签订一般合同的程序并无差异,只是合同......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辩护词
故意伤害如果造成了受害人重伤的话,那么起刑点为3年有期徒刑,可见此时的判刑是比较重的。因此最好是能够委托律师进行辩护,那么律师该如何来写这个故......
·9万元标的诉讼费一般是多少钱?
9万元标的诉讼费一般是多少钱?一、9万元标的诉讼费一般是多少钱?9万元诉讼费为2050元;诉讼费申请费标准:(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
·酒驾与醉驾的标准是什么?
酒驾与醉驾的标准是什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饮酒驾驶的处罚: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
·国际融资协议的主要条款包括哪些?
国际融资协议的主要条款包括哪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融资已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借贷形式。也许很多人对国内融资条款了解甚多,却基本......
·水上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比例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会根据双方在交通事故中的情况进行事故责任的认定,事故责任包括了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也同样需要进行事故......
·疫情可以延迟还房贷吗?
疫情可以延迟还房贷吗?根据法律规定疫情房贷可以延迟,为了配合防疫工作的进行,央行等五部门2020年2月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
·房屋购买网签后就完成备案了?
房屋购买网签后就完成备案了?1.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所以需要登记备案,原因是当合同文本签订后,必须要到房地产交易核心登记备案才能生效,由于开发商向核......
·合同只签字不按手印有效吗
合同只签字不按手印有效吗一、合同只签字不按手印有效吗有效。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按手印的合同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为签字与按手印有同等法律......
·如何认定商标恶意抢注收费
如何认定商标恶意抢注收费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提出申请,这种行为的本身......
·现在事实婚姻还存在么?
现在事实婚姻还存在么?事实婚姻还存在,自1994年2月1日以后,尽管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不再承认事实婚姻,但这并不代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