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不是一样
1、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2、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3、工伤认定申报程序:
(一)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综上所述,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不是一样的问题其实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工伤认定是确定受伤职工是否符合工伤的情况,而工伤鉴定是确定受工伤的职工的伤残等级的具体流程,如果没有认定工伤就不会有工伤鉴定这一个程序。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行政处罚法定程序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触犯治安管理条例的行为,这类行为一般会处以行政处罚,比如罚金、批评教育以及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一般适用于情节较轻、造......
·贵阳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罪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之一,为了使其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应用,我国还专门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每个地方的量刑标准都......
·一个股东公司和多个股东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股东公司和多个股东公司的区别是什么?1、注册规定不同一人公司注册资本需要一次到位;一个自然人只能注册一个一人有限公司,且注册的该公司不能投资......
·哪些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哪些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合同欺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
·如何更换公司法人是怎么规定
如何更换公司法人是怎么规定的更换公司法人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公司法人还占的有公司的股份,这种情况下,......
·交强险医药费赔偿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很多人平时都会觉得在医院的开销就和自来水是一样的,特别是生活中有些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如果被撞者需要做手术或者情况比较严重的话,那单在医药费......
·拖欠工资惩罚性赔偿金的标准是多少
拖欠工资惩罚性赔偿金的标准是多少?1、拖欠工资惩罚性赔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
·哪些婚姻关系内财产协议约定是无效的
很多夫妻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不仅会在结婚之前双方就各自的财产办理公证手续,即使是在婚后也有可能作出婚内财产约定,这样做虽然可能对夫妻之间感情......
·刑事案件中检察院审查阶段要多久?
刑事案件中检察院审查阶段要多久?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查起诉一般是在立案后的时间为一个月,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也就是一个半月......
·一、没有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没有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随时辞职吗?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