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争夺小孩的抚养权该如何做
一、离婚争夺小孩的抚养权该如何做
离婚夫妻因为子女的抚养权问题无法协商一致的,此时需要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让法院作出判决,而在起诉离婚过程中想要孩子抚养权的话,就需要提供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抚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起诉离婚要孩子需要提供哪些证据呢?司法实践中,有证据证明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一方,更容易得到子女的抚养权。具体包括提供以下方面的情况证明:1、工作性质;2、工作环境;3、收入状况;4、居住条件;5、文化程度;6、性格修养;7、其它家庭成员状况。此外,还可以提供对对方不利的证据,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如,对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等等。
二、哪些证据有利于争夺抚养权
离婚案件中,60%的案件存在争夺孩子抚养权问题。其中又包括两种:其一,真心爱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生活;其二,为了得到房产或更多的财产,以孩子为筹码,迫使对方让步。那么,收集哪些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为成熟,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对其成长最为有利一方抚养,算是对其的补救吧。夫妻离婚一旦出现争夺小孩抚养权的情况,那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往往就是比较大的,而这个时候双方又互不相让,既然无法协商处理,那只有由法官来进行判决了。具体离婚争夺小孩的抚养权标准,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哪一方的抚养更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那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机会大一些。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醉驾是什么?
醉驾是什么违法行为酒驾是严重的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
·职员新入职要交什么钱?
职员新入职要交什么钱?入职不需要交入职费,用人单位不能用任何理由收取任何费用的。新员工入职流程主要共分为六大步骤:入职准备;入职报到;入职手续......
·劳动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一、起诉要件及内容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
·员工辞职应提交什么材料
员工辞职应提交什么材料1、试用期内的员工辞职,需书面提交辞职报告书给用人单位,办妥《离职报告表》,用人单位书面通知企业人才市场,再予以工资结......
·道路工程质量的合同中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道路工程质量的合同中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各地也是大力修建基础设施,其中也包括基建道路工程,道路的畅通对各......
·土地使用性知具体分为哪几种
土地使用性质具体分为哪几种?1、按土地用途分类划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
·行政处罚决定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行政处罚决定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一、行政处罚决定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离婚房产公证女方不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离婚房产公证女方不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需要双方都同意,自然要双方到场,当然也可以一方授权另一方去办理,写个授权委托......
·侵犯名誉权的管辖法院怎样确定
侵犯名誉权的管辖法院怎样确定名誉权案件属于侵权案件,和其他侵权案件一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